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扩大就业、增进市场活力方面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中小企业在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却在融资问题上遭遇歧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如何解决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目前国际上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来看,引入担保机构能够较大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风险转嫁到担保机构,银行放款的积极性提高。但这同时也提出一个问题,作为担保机构,如何识别出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实现自身可持续的发展,使自身与中小企业双赢?本文研究思路是利用从本人曾经实习的担保公司收集到的数据,站在担保机构的角度,运用logistic回归建模测算中小企业的违约概率,从而识别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旨在帮助担保机构作出正确的决策。本文共分六章,全文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交代本论文创作的背景和动机,论文的架构、特色和创新点,作为引子。第二章介绍了担保的定义、功能,剖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风险及特点,从而引出本文的论题——基于担保机构视角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测度。第三章回顾前人关于信用风险测度理论的文献,按方法的时间诞生顺序进行了简介及比较。信用风险测度方法越来越成熟,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广泛,但并不适合直接照搬应用到我国中小企业身上。第四章详细阐述了本文所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从担保实务的角度出发,在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基础上确定应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在财务指标分析中,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影响logistic回归的结果,先对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第五章结合曾实习的担保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得到的预测概率较高,说明所用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并结合我在担保公司实习的亲身体会,就担保公司的风险防范及担保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在于分析视角新颖,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切入点是担保机构而非前人论述较多的中小企业自身和银行,尝试从担保机构的角度来测度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角度独特;其次是在运用logistic回归建模时,不仅考虑财务指标,还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考量非财务指标,更加贴合担保实务,符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提高了最终预测的准确率。本文的不足之处:由于对中小企业实际数据的收集十分困难,实证分析中样本的数量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的效果;此外,非财务指标的量化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