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审计署在推出的“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化审计”这个概念,标志着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数字化审计阶段。“十三五”规划时,审计署再次强调大力发展构建我国数字化审计平台。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构建全国推动了我国审计信息化的进程,审计机关的财政、税务等核心业务部门的审计信息化管理得以实现。相较于传统审计,数字化审计拥有保障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机关能够有效履行职责等优点,审计系统越来越借助信息论和系统论的研究成果开展审计工作,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成为深化政府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经之路。本文以系统论和流程再造理论为指导,以浙江省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为研究对象,结合审计实务经验和理论知识,以及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关于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的相关文件,研究了一个能够实现数据收集转换、模型构建分析、审计查询与风险预警等功能的数字化审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和构建过程。分析了目前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的背景与意义,尝试对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了本文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浙江省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具体案例分析,从平台总体框架、五大模块特点和功能实现,探讨了浙江省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的创新点与不足,并尝试针对平台构建过程中的缺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本文针对浙江省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案例的研究提出以下三个创新点:将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的过程的基本思路经过总结,固化流程,尝试形成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最基本框架;总结出了目前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中审计数据分析效率较低与分析模板固化的缺点,针对性地尝试提出了加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和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的“自由建模”功能的对策;通过总结了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中审计数据管理在效率、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尝试提出构建三中心和五平台一体化协同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