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壤微生物群系的喀斯特石漠化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oaizh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全球连片裸露碳酸盐岩面积最大的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区域内存在极其严重的石漠化现象,对生态及经济危害巨大。土壤中栖息着大量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它们参与土壤的形成与发育、物质转化,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对土壤环境修复与净化等起到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改变代谢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对于土壤环境、地上植被等变化十分敏感,能有效预示生态系统状态的演变,对解析生态系统的演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喀斯特保护区及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16SrRNAV4区及ITS1区测定,分析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并结合土壤性质、网络模型,探究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区及不同植被(乔木-灌木-草本)演替阶段下土壤微生物结构的变化和响应机制,得到以下结果:1.宏基因组比较分析显示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石漠化区的差异明显。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及均匀度显著高于石漠化区;保护区与石漠化区乔木阶段之间的细菌群落差异最大。真菌群落对环境更为敏感,真菌群落的变化大于细菌群落,且土壤石漠化后真菌群落的差异加剧。2.比较喀斯特保护区与石漠化区土壤微生物种群丰度差异发现,Actinobacteria门的细菌显著上升,而 Firmicutes、Bacteroidetes、Chlorobi 和 Verrucomicrobia 则显著下降,且真菌Basidiomycota丰度显著下降。我们利用WGCNA算法构建了喀斯特土壤微生物共变化网络,从中提取了 6个与石漠化紧密相关的共变化网络,覆盖353个微生物种属。以核心菌群Marmoricola、Steroidobacter、Cateruloplanes、Virgisporangium 和 Alistipes 为代表的 42 个种群微生物是共变化网络的枢纽种群,它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共变化网络的变化及功能,它们为未来石漠化的监测、修复提供了新的靶标。3.喀斯特石漠化后,11个土壤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其中TP、AP、TK、AK、ECa2+、NN、Na+和Cl-对喀斯特保护区与石漠化区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有影响。AK、ECa2+和Na+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最大,而AK和C1-对真菌群落的影响最大。与喀斯特石漠化相关的6个微生物共变化网络中的5个和土壤性质ECa2+、TP、AK和Na+显著相关,网络模块中的33个枢纽种群与土壤性质也显著相关。其中核心菌群Alistipes与Cl-负相关,Marmoricola和Catenuloplanes与 AK,ECa2+正相关,Catenuloplanes 与 Na+负相关。4.我们通过PICRUSt算法预测喀斯特保护区与石漠化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子功能,发现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与石漠化区存有差异。石漠化后,消失了 71个功能基因,而新增59个,且有2,573个功能基因丰度发生显著变化。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代谢相关的通路上,其中包括与土壤微生物碳、氮、磷代谢相关的甲烷代谢、碳固定、TCA循环、氮代谢、磷酸转移酶系统等通路。且这些代谢通路或与土壤钙、磷、钾和钠的利用有关。5.在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分布从乔木-灌木-草本阶段的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显著变化;且351个细菌属中128个变化,414个真菌种中129个变化。在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性质SMC、TP、AP、TCa、ECa2+和AMN与土壤微生物群落显著相关,同时构建微生物共变化网络后,发现土壤性质AP和Ca调控与石漠化演替显著相关的两个共变化网络,且两个网络之间存在竞争抑制关系。AP和Ca与网络内微生物的碳、氮、磷代谢密切相关。6.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一个在喀斯特石漠化演替过程中钙驱动微生物响应假说。喀斯特地区大量的砍伐和过度放牧,导致植被快速的消耗,原有的土壤迅速失去、岩石暴露;裸露的碳酸盐岩风化溶解释放大量Ca2+和HCO3-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钙升高;钙的升高影响一部分微生物种群的生长和代谢,这些微生物与其它微生物种群之间相互共变化或竞争作用,从而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碳、氮、磷代谢,降低土壤质量;最终影响植被的生长。7.此外,我们利用土壤微生物群落属种数据,通过贪婪爬山法搜索最小特征子集,构建喀斯特石漠化决策树分类模型,预测喀斯特石漠化阶段;通过留一交叉法检验,建立模型的分类正确率达到86.36%,各组的平均准确度为0.867,召回度为0.864。结果说明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望建立一个有效的喀斯特石漠化分类预测模型。总结,我们通过对喀斯特保护区与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石漠化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及其与土壤性质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全面认识喀斯特石漠化演变分子机制。通过本文中的研究,我们也提出了喀斯特石漠化演变微生物响应假说,为深入解析石漠化土壤微生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使用高频数据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建模分析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高频数据统计量的估计很容易受到测量误差的影响,进而在建模过程中会出现变量包含测量误差问题。基于该类问题的相关研究缺乏,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考虑测量误差的已实现协方差矩阵预测模型,以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在已实现协方差矩阵建模过程中为便于考虑测量误差问题,本文借鉴DCC的方法将已实现协方差矩阵分解为已实现方差矩阵和已实现相关系数矩阵,通过本文提出
众所周知,对于求解对称不定的线性系统,Bunch-Kaufman算法,有界的Bunch-Kaufman算法和Aasen算法是近来使用最广泛的三种算法.但是这三种算法都存在相应的数值不稳定性.例如,由Bunch-Kaufman算法得到的元素增长因子可能呈现指数增长,且由这个算法产生的单位下三角矩阵L中的元素可能无界;而对于有界的Bunch-Kaufman算法,其计算复杂度在达到最坏的情形,会和Bun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全球因患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一百万。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肺癌的诊断手段,肺癌患者的5年死亡率高达80%。传统的病理生理研究以单基因及其转录、蛋白质的功能特点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解释生命机制,但仅限于局部。生物网络可以直观展现生物系统中各局部功能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整体上对生物系统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
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蛋白质,RNA以及核糖体的转运是一项必需的生理活动。Importin β蛋白家族成员负责细胞内大多数蛋白和RNA的跨核膜运输。在人类基因中至今已发现了 20个编码该家族蛋白成员的基因。Importin13(IP013)作为importinβ家族中重要的一员,能够双向介导其底物的细胞核输入或输出,进而对组织发育或激素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活动造成影响。磷酸化是生物活动中广泛
单细胞微藻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s i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产氢微藻之一,其核基因组编码的两种氢化酶HydA1与HydA2,均能进入叶绿体并借助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链可逆地催化质子产氢。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ydA1,因其酶活显著高于HydA2,在光照条件下,约75%氢气都是由HydA1催化而得。衣藻氢化酶作为结构最简单的氢化酶,其活性中心(称为氢簇)由通过肽链上的半胱氨酸
人朊病毒蛋白(Human prion protein,HuPrP)的正常细胞型构象(cellularform HuPrP,HuPrPC)是由位于20号染色体上的朊病毒蛋白基因(human prion protein gene,PRNP)编码的一种内源性膜锚定蛋白。该蛋白发生病变即细胞型构象转变成瘙痒型(scrapie isoform HuPrP,HuPrPSc)后,导致人罹患阮病毒病(Prion
Rab蛋白是囊泡运输的重要调节因子,可以通过结合GTP或GDP发挥特定的生理学功能,精细调控囊泡转运的各个方面。由于囊泡运输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一环,因此Rab蛋白的异常表达也常常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早期我们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发现,Rab34在远端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表达强阳性,另外我们通过qPCR检测了 58种Rab蛋白在不同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只有Rab34专一性的只在高侵袭
病毒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丰度最高的生物类群,同时也是全球尺度海洋生态过程、遗传进化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驱动者之—。病毒通过侵染和裂解宿主细胞,能够释放大量的病毒裂解产物到水体环境中,从而将光合作用所固定的颗粒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有机物,因此病毒是海洋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与者。病毒不仅能够通过对宿主侵染的致死效应来影响宿主群落结构,还能在侵染过程中通过影响宿主的生理生态特性,从而对宿主的多样性
潮间带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严酷的生态系统之一,正受到全球变暖的严重影响,多种潮间带生物已经出现分布区迁移甚至局域灭绝。为分析和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潮间带生物分布区迁移和种群动态,急需深入阐明潮间带生物对温度变化的生理和进化适应。本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无氧代谢在潮间带贝类温度适应中的意义?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潮间带贝类地理种群?生理和进化适应在潮间带贝类应对气候变暖中的作用?本文结合生理生态学和
蛋白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磷酸化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构象、活性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对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细胞分裂等生物学过程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而且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是,总的来说,对于磷酸化的研究集中于O-磷酸化。一些研究表明N-磷酸化修饰在生命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组氨酸的磷酸化在响应外界刺激的“双组分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精氨酸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