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心包作为组织工程可控降解材料的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心包是一种以Ⅰ型胶原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机械力学性能的天然生物材料。在传统应用中,牛心包材料大多作为不可降解材料而用于生物心脏瓣膜、人工血管及修补材料等。为了充分发掘牛心包这种天然生物材料的潜力,利用其固有优势,拓宽其应用范围,本文的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心包材料表面修饰诱导组织再生及控制降解机理的研究”的一部分。首次从牛心包作为可降解型天然生物材料的角度,研究了控制牛心包材料降解速率的化学改性方法,比较了几种改性牛心包材料的体内外降解规律,探讨了降解速率符合组织工程要求的改性心包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免疫原性及对组织液成分的通透性等。 在改性处理牛心包的方法上,围绕改变心包的生物降解速率,本文分别用环氧交联剂、戊二醛、碱与胰酶等方法处理心包。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改性牛心包在体外的降解速率的顺序为:环氧交联心包(EPBP)<戊二醛交联心包(GABP)<未改性心包(UMBP)<促降解处理心包(DFBP,碱与胰酶处理心包)。DFBP在动物体内埋植3个月后的降解失重率接近90%,能够满足组织工程对可降解生物支架材料的要求;相对UMBP而言,由于去除了心包上的残余细胞等抗原成分,DFBP的免疫原性明显降低;组织学观察也证实DFBP上的残余细胞及细胞碎片被完全除去,并且胶原纤维得到疏松;细胞培养显示,内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皮细胞能够粘附在DFBP的光滑面上,细胞形态由椭圆形、圆形伸展成梭形、多角形;细胞之间有明显的连接;能够分泌特异性的生物活性因子一一内皮素。层粘连蛋白能够进一步提高DFBP的细胞相容性。此外,DFBP对营养成分的通透性也较之于UMBP得到改善,对白蛋白、葡萄糖的筛分系数分别达90%和60%以上,具备和周围的组织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可能。 研究中还尝试将改性后的牛心包做成神经导引管用以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术后两个月于导管远端检测到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和胖肠肌动作电位,说明牛心包材料具有引导组织再生的潜力。 本文的研究为牛心包材料在人工皮肤、人工血管等软组织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作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性探索。
其他文献
通过年轮分析,构建了浙江天童米槠-木荷林优势种木荷、米槠、石栎的年龄结构,分析了高生长和径向生长及萌枝策略随年龄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干扰对群落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目的: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O poisoning,DRACMP)的脑电图(EEG)变化,探讨EEG对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对96例急性一
针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体现出的循环经济模式,本文在简述废弃物利用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类型,并提出可保障这种模式顺利运行,发挥
以苯胺和冰醋酸为原料,环己烷为脱水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乙酰苯胺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原料苯胺与冰醋酸的用量体积比为1∶2.5时,即:苯
目的分析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特征,研究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提出典型路面结构.方法针对农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各种病害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对应于不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1996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采用右肋缘下小切口行胆囊切除术(MC)263例,无一例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效果满意,积累了一些经
粪大肠菌群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固定底物酶底物法是一个快速检测法,多管发酵法是传统的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对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和实验步骤,比较固定底物酶底物法与多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减压同时骨折内固定治疗手部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43例手部挤压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早期手术松解肌
在土木工程领域 ,光纤智能健康监测方法是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光纤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成 ,然后对国内外光纤健康监测系统在土
<正>2011年4月,我们赴美参加了NAB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考察调研了若干数字电影特效制作公司,并赴香港进行技术交流。本届NAB展览会的主题是"融合的艺术",参展厂商覆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