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疾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始渗入到该领域。抗逆力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对其有关概念、模型及其保护因素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专门针对残疾青少年的抗逆力的研究还很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残疾青少年的抗逆力状况研究,以期了解残疾青少年的抗逆力现状,并为提升其抗逆力水平提供有效的参考途径。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残疾青少年所面对的逆境事件、残疾青少年面对逆境事件的应对方式、残疾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影响残疾青少年抗逆力水平的因素以及提升抗逆力水平的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主要是采取访谈法,通过对个案的访谈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在对所获取的访谈资料的整理、提炼的基础上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的资料分析主要是采用个案间分析法来对残疾青少年所面对的逆境事件及其应对方式进行分析,采用个案内分析法对访谈个案的抗逆力整体水平进行分析。通过对访谈所获取的研究资料分析发现,残疾青少年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等五个方面都遭遇过较为严重的逆境,并且,有些逆境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会给残疾青少年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从残疾青少年应对逆境事件的方式上来看,其多为消极的应对方式。进一步研究表明,同一个体对不同的逆境事件会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的个体对同一逆境事件也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这种应对方式在年龄、性别和逆境事件的种类上都存在着-定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在对残疾青少年面对的逆境事件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基础上,依据抗逆力的层次模型,采用抗逆力的三种策略形式来体现抗逆力水平,即生存策略、保护策略、健康策略,依次代表抗逆力水平由低到高。分析研究对象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策略,发现就研究对象而言,其整体的抗逆力水平是较低的。在对残疾青少年的水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残疾青少年抗逆力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现其主要是受个体内在特质和外部支持系统两个方面的影响,外向的个性特质、良好的社会胜任力、积极的自尊性和自主性以及完善的同伴、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都有助于抗逆力的提升。对残疾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应鼓励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为提高残疾人的社会适应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