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1,3-二苄基膦酸(H4L1)和1,4-羧酸苄基膦酸单乙酯(H2L2’)两个配体分别和金属硝酸盐进行水热反应,通过严格地调控反应体系的pH值合成了三个系列单晶相的无机-有机配合物。配合物Ln(HL1)(H2O)2(Ln=La,1; Pr,2; Nd,3; Sm,4; Eu,5; Gd,6; Tb,7)通过{CPO3}四面体桥接{LnO7}多面体形成同种构型的二维网络,层间由配体的苄基间的C H π相互作用来堆积。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4、5和7分别在黄色、红色和绿色的可见光区显示强的金属中心特征发射。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2和7呈现反铁磁性的相互作用。配合物Ln(HL2)(H2L2)(H2O)(H3L2=HOOCC6H4CH2PO(OH)2, Ln=La,8; Ce,9; Pr,10; Nd,11; Sm,12; Eu,13; Gd,14; Tb,15)同样是通过{CPO3}四面体桥接{LnO7}多面体形成的二维框架结构,层间通过配体的羧酸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相连。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13和15呈现稀土金属离子为中心的红色和绿色的特征发射。给出了配体和金属离子之间可能的能量传递过程,并估算了相关的电子激发态能级。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4和15的稀土离子之间在临界温度以上为反铁磁性的相互作用,在临界温度以下为铁磁性相互作用。此外,配合物M(H2L2)2(H2O)2(M=Co,16; Ni,17; Zn,18; Cd,19)为{MO6}多面体同{CPO3}四面体桥连而成的一维之字形链结构。配合物18和19的荧光发射光谱位于蓝色的可见光区,可以作为潜在的荧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