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又称AGEs)是指体内蛋白质中赖氨酸或赖氨酸残基与还原糖(葡萄糖或其他还原单糖)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形成的中间产物进一步与其它蛋白质、核酸大分子或者脂类物质形成交联物,最终形成的稳定的、不可逆的一类物质。[1]已有研究证明,晶状体内的蛋白质,在房水中还原糖的作用下,更易发生此类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且已知AGEs中的某些成分具有自发荧光的特性,如羧乙基赖氨酸(Carboxyethyl lysine,CEL),咪唑酮(imidazolone),戊糖苷素(pentosidine),精氨嘧啶(argpytimidine)等。本研究就是对AGEs的自发荧光进行测定,并研究其与糖尿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系横断面研究。选取的入组患者为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的患者,共100例。根据有无已确诊的糖尿病分为无糖尿病组(NDM组),共40例,及有糖尿病组(DM组),共60例。其中DM组又分为三个亚组,分别为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各亚组患者数均为20例。应用晶状体自发荧光生物显微镜(Clearpath DS120,Freedom Meditech,Inc)对入组患者的晶状体进行自发荧光强度的定量检测,同时记录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晶状体自发荧光值,并对所得数据进行NDM组及DM组的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各亚组间进行K-W秩和检验,对晶状体自发荧光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在DM组明显高于NDM组(均值±标准差分别为5.485±0.803和7.683±1.533,P=0.000),且在糖尿病患者中,该数值在NDR组、NPDR组、PDR组中依次升高(均值±标准差分别为6.995±1.437,7.605±1.073和8.450±1.718),其中,NDM组-NDR组(P=0.003)、NDM组-NPDR组(P=0.000)、NDM组-PDR组(P=0.000)、NDR组-PDR组(P=0.006)之间差异显著。晶状体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自发荧光值,DM组明显高于NDM组(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322±0.062和0.159±0.032,P=0.000),且在糖尿病患者中,该数值在NDR组、NPDR组、PDR组中依次升高(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256±0.024,0.315±0.013和0.394±0.035),各组之间差异均明显(各亚组之间两两比较P=0.000)。糖化血红蛋白值与自发荧光值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0.654,P=0.000。结论:晶状体自发荧光显微镜检测的晶状体自发荧光值,与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相关性。晶状体自发荧光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式,其可重复性佳,可以通过定期测量该值,进而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并可对糖尿病病情进展的危险性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