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数量与质量时空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数量及质量是决定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及农业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信息。高精度的耕地空间分布、多层面的耕地利用格局及变化特征、动态的耕地质量状况及变化规律对农情监测、田间管理和粮食安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遥感技术因其大范围、高时效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耕地分布制图、耕地利用格局分析及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监测的研究中,但在耕地制图方法选取、耕地利用格局指标体系构建及耕地质量指标动态变化获取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本研究以中国及湖北省为研究区,采用多源遥感数据、气象及地形数据、耕地及土壤样本数据、农业统计数据,围绕耕地数量及质量开展大区域时空变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在耕地数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进行耕地质量研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多源遥感数据融合耕地制图。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优化模糊一致性打分法(MFAS),采用七套地表覆盖遥感数据集进行中国区域的耕地融合制图。从训练样本数量、输入遥感数据集质量和地形地貌三方面设置不同情景组合,分析不同数据融合方法的优缺点和区域适宜性,提出融合算法选择策略并得到中国最优耕地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训练样本数量、输入耕地遥感数据集质量和地形地貌是决定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算法精度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输入数据、景观地形和应用目的。训练样本数量大小是决定GWR融合精度是否高于MFAS融合精度的关键。MFAS方法对于输入耕地遥感数据集的质量和地形地貌变化更为敏感。从生产用于全球经济、生物物理和其他土地利用模型的全球或区域大尺度耕地分布图这一角度而言,MFAS是最优的选择。从生产高精度大尺度耕地比例图及分布图这一角度而言,GWR是最优的选择。(2)多层面耕地利用格局指标体系构建及时空变化分析。基于空间分辨率30米的GlobeLand30数据,计算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耕地面积及变化、耕地类型转移变化、耕地集约化程度及变化、耕地景观格局及变化等一系列指标。建立多层面高精度的中国耕地利用格局及变化指标体系,系统全面认识中国耕地及其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且伴随着破碎化加重的趋势。现有的耕地保护政策并没有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城市化为耕地流失且破碎的第一大原因,“退耕还林”为耕地流失的第二大原因。与耕地面积和破碎度上出现的消极状态相比,中国的耕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有了积极而显著的提升。(3)基于机器学习的耕地质量时空变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选取土壤有机质(SOM)作为耕地质量指标的代表进行方法探索。利用时序MOD09A1数据、气象及地形数据,计算MODIS地表反射率和植被指数的年平均值和最大值、坡度、坡向和地形湿度指数。利用四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湖北省多年耕地SOM空间分布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实现耕地质量指标的动态遥感提取。并分析湖北省耕地数量及质量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MODIS数据的地表反射率和植被指数是SOM含量预测的关键因素。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对于湖北省的耕地SOM含量空间分布预测效果最佳。湖北省耕地SOM含量“南高北低”,2000-2017年SOM含量总体呈现略微增长。鄂北大量SOM含量较低的土地在近18年间被开垦为耕地,而鄂东地区的优质耕地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如城市化)的影响而流失。
其他文献
结合老昆明和乡土景观方面的文献研究,对昆明的历史、文化、园林景观、民俗风情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求在昆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增添乡土内容和地域特色。
提出了一种螺旋(外面)减速的新理论;设计了一种节能的新型螺旋减速器。以满足不断追求的体积小、重量轻、减速比大、结构简单、噪声低和效率高的发展目标。 A new theory of he
针对泵控液压系统存在的控制精度低和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两自由度H∞控制策略。根据泵控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电液模块功能分区的方法构建其数学模型;引入PID控
<正>玉米种衣剂的组成一般是由杀虫剂(含驱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镁、锌等)、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芸苔素等,起破休眠、促生根、促代谢的功能)其中的一种或几科组合在一
本文分析了专利资产运营的主要方式,明确了专利资产运营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我国当前专利的主要形式分析了专利资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24例临床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4例肺癌患者临床放射治疗完成一个
《镜花缘》前四十回不同国度的游历叙事空间与《西游记》相关情节安排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是科考失意文人无意经商的海路游历,后者是唐僧师徒一行有意取经的陆路见闻;前者以
本研究从技术生态的视角尝试性地阐明技术的生态作用机制以及该机制对技术开发的影响。探讨技术竞争、技术共生、技术生态因子与生境因子对技术生成的作用机理并提出有关研究
利用玻璃熔片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样品的非均匀性及颗粒度等矿物效应,于是尝试将岩石、水系沉积物、土壤、铝土矿、碳酸盐、硅石、磷矿石及贫磁铁矿和贫铁矿这些不同种类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