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杨慎的基础上,探讨杨慎的六朝诗学观的内涵及其影响。结合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社会环境及其学术背景,将杨慎研究还原到历史语境中,对其理论的形成及生成原因进行挖掘、探讨,并与同时期共存的诗学思想进行对比,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释。
文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详尽论述了杨慎的六朝诗学观的内涵,主要是诗道性情的诗歌本质论、尚含蓄崇自然的诗歌审美论、尊唐不卑六代的诗歌溯源论。通过这三个方面集中阐释了杨慎的六朝诗学观的具体内涵。第二部分将杨慎的六朝诗学观与当时共存的诗学思想进行对比,从互异、互同中见其本质。杨慎的六朝诗学观与前七子的诗学观在溯源六朝与唯唐是尊的诗学取径上及其性情与格调统一的核心问题上明显不同,杨慎崇尚六朝除了为革除前七子时弊外,还与他贬谪云南所造成的心灵创伤有关。杨慎的六朝诗学观与吴中四子的诗学观的一致性体现在他们同尊六朝的核心本质上,表现为强调诗歌的抒情本质、模拟尚丽的诗歌创作、融通的诗学取径。但他们也有区别即是他们二者在自觉领悟与传统地域上的差别及其他们复古动机的差异。第三部分主要就杨慎的六朝诗学观的影响展开论述。杨慎谪戍云南,形成了以其六朝诗学观为核心的诗学团体“杨门六学士”。他们受到杨慎六朝诗学观的感召,以此为共同的诗学目标,文章以张含、李元阳为代表阐释杨慎六朝诗学观对“杨门六学士”的积极作用。薛蕙受到杨慎的六朝诗学观的影响,与其共同倡导六朝诗学,试图建立明代诗坛新的诗学宗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