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灰质炎病毒(PV)是肠道病毒的代表,对消毒剂的抗力较强。大肠杆菌f2噬菌体生物学性质与甲肝病毒、PV相似,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与致病性肠道病毒相接近。本研究尝试通过对这两种病毒的消毒来评价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过氧乙酸(PAA)溶液对细菌、真菌等均表现有较强的灭活作用。紫外线(UV)消毒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也较强,消毒后的饮水比较安全。本研究以PV-I的Sabin株和大肠杆菌f2噬菌体作为饮水消毒的病毒指示物,制备模拟水样,采用过氧乙酸和紫外线联合对其进行消毒,与次氯酸钠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初步探讨PAA与UV联合的消毒效果,为饮水病毒消毒提供参考数据。第一部分过氧乙酸与紫外线联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灭活效果研究目的:研究过氧乙酸与紫外线联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的灭活作用,与次氯酸钠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效果。方法:增殖脊髓灰质炎病毒(PV-I)得原液,制备模拟水样。采用终点稀释法测定PV-I感染滴度,通过中和剂鉴定实验选择有效浓度的中和剂。采用悬液定量灭活实验对模拟水样进行消毒处理,添加中和剂终止消毒作用,再测定PV-I感染滴度,计算灭活对数值。结果:过氧乙酸浓度为3mg/L,紫外强度为10mws/cm2时,作用10min,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为1.75±0.08。过氧乙酸浓度为3mg/L,紫外强度为19mws/cm2时,作用10min,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便可达到4个对数级以上的灭活。而有效氯含量为3mg/L的次氯酸钠对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的灭活作用不强,作用10min只能达到0.31±0.19个对数级。结论:过氧乙酸与紫外联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灭活效果比次氯酸钠强。随着过氧乙酸浓度的增大、紫外强度的增强,对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的灭活作用增强。第二部分过氧乙酸与紫外线联合对大肠杆菌f2噬菌体灭活效果研究目的:研究过氧乙酸与紫外联合对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作用,与次氯酸钠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效果。方法:增殖大肠杆菌f2噬菌体得原液,制备模拟水样。采用双层琼脂培养法测定大肠杆菌f2噬菌体浓度。通过中和剂鉴定实验选择有效浓度的中和剂。采用悬液定量灭活实验对模拟水样消毒处理,添加中和剂终止消毒作用,再对大肠杆菌f2噬菌体进行浓度测定。结果:过氧乙酸浓度为3mg/L,紫外强度为10mws/cm2时,作用10min,对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对数值为0.54±0.13。当过氧乙酸浓度为15.0mg/L,紫外强度为27.9mws/cm2时,f2噬菌体的灭活对数值为1.62±0.84,紫外强度增至27.9 mws/cm2 ,过氧乙酸浓度为100mg/L时,f2噬菌体可以达到灭活对数级>4。而有效氯含量为3mg/L的次氯酸钠对f2噬菌体作用10min只能达到0.25±0.04个对数级。结论:过氧乙酸与紫外线联合对大肠杆菌f2噬菌体灭活作用比次氯酸钠强。随着过氧乙酸浓度的增大、紫外强度的增强,对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作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