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是中国最普遍的消化道肿瘤,也是全球癌症死亡原因占比较高的肿瘤之一。有多种因素影响着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如环境和遗传背景等。RAS突变在结直肠癌中很常见。RAS基因突变导致肿瘤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差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研究发现,RAL(RALGTPase)蛋白作为RAS的下游信号通路,与致癌RAS信号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研究中主要探讨结直肠癌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RAL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临床病理意义。结直肠癌RAS基因突变与RAL蛋白(RalA和RalB)表达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101例结直肠癌样本,样本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原发性结直肠癌切除的病人。提取肠癌患者的癌组织DNA,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癌组织中RAS基因是否存在突变及其突变类型。RalA和RalB蛋白在结直肠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的检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进行。RAS基因突变、RAL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样本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皮尔森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1例结直肠癌患者有41例(40.6%)发生RAS突变,KRAS突变40例(97%),NRAS突变1例(3%),且KRAS第2外显子(密码子12/13)占所有KRAS突变的95%,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RAS基因的突变与临床因素的分析中,年龄较低的患者(≤50岁)RAS突变率相对较高(P=0.011),RAS突变型病人的三年生存率要比野生型的病人生存率更低(P=0.023)。RalA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无差异(P>0.05)。RalB蛋白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性(P<0.001),即癌组织中高表达,癌旁组织中相对低表达。RalB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与患者更低的分化相关(P=0.020),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相关(P=0.049),RalB蛋白的高表达与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病人关系更密切(P=0.045)。结论:我们的研究中发现,结直肠癌患者KRAS第2外显子(12/13密码子)上的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结直肠癌病例中发生RAS突变的患者发病年龄更低,预后更差。RalB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与更低的组织分化程度以及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具有相关性。且RalB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与发生RAS基因突变的患者具有一定相关性。这说明RalB作为RAS下游的重要信号通路,将其作为靶点进行治疗可能为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