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建筑进行活化改造再利用在当今建筑时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东莞地区在急速城镇化建设中有许多村落存在大量的在建国以后新建的公共类建筑,如会堂建筑。随着村落的发展,这些建筑大部分已无法满足村民当下的生产生活要求,被废弃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建筑历史价值的重要性虽然远不及“文物建筑”,但建筑的质量保存较好且在村中往往处于核心地位,承载着村民的历史记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在城市建设中若将其拆除或任其荒废下去,就会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当地文化的流失,十分可惜。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政策的推广,东莞市政府开启名村建设活动,旨在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活化改造来使其满足当下发展需求,宣扬当地文化。在此背景下,作者有幸参与了东莞石鼓村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项目。如何结合石鼓村发展需求,在尊重石鼓会堂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活化改造,使其重新投入使用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进行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基于现场调研对石鼓会堂的地理区位、历史沿革以及建筑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结合当下人们对石鼓会堂的发展需求,明确会堂在活化改造中的新功能定位,同时对原会堂进行建筑评价分析,明确原会堂的建筑结构质量状况及其历史价值。然后本文基于上述基础研究内容进行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针对基于上述研究而总结出的设计难点选取并分析活化改造设计案例,总结出活化改造设计策略,为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基于基础研究内容,以活化改造设计策略为参考,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活化改造设计措施。文章最后就整个活化改造设计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为石鼓会堂的后期运营和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整个研究过程是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的。沿着这一思路通过研究,作者提出了为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具有参考意义的活化改造策略及措施。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是东莞片区会堂建筑活化改造设计的一次实践,对推进当地名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东莞片区会堂建筑活化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其他地区近似的会堂建筑活化改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