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聚合物驱油已成为中高含水期油田普遍采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1995年以来,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完成了由工业性试验向工业化推广应用的转变,取得了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的好效果。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成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随着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面积扩大,增储潜力逐步减小,萨中开发区开始考虑对油层条件相对较差的二类油层进行聚合物驱开发研究。室内试验研究表明,二类油层也适应聚合物驱,但2000年萨中开发区开展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沿用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方案设计方法,聚驱见效特征不明显,注入、采出能力差。这表明原有的聚合物驱方案设计方法不适应二类油层。因此,在对二类油层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研究及对现场实践的认识,初步形成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方案设计方法和配套工艺,并于2002年在萨中开发区北部区块开展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对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的深入研究表明,由于二类油层非均质性强,井间油层性质差异大,单井在注入参数适应性、见效规律、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以地质特征为依据,研究了不同类型井聚驱见效规律、影响因素、驱油机理、对提高采收率效果进行评价,并针对不同类型井组进行注聚参数设计及调整优化对改善油层动用状况、提高聚驱采收率效果,为二类油层工业化开展注聚参数优化设计及开发规律认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