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风是一种主要产生在南海及太平洋上的热带漩涡,热带气旋在我国的沿海地区较为活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增长,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每年遭受台风巨灾损失也不断增长。我国针对巨灾风险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目前主要的灾前融资手段是保险,灾后融资方式是依靠政府救济及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一方面,保险承保灾害的特点同质性、频率高、损失小,定价依据是数理统计中的大数法则,而巨灾风险发生具有频率低、影响范围广、成灾强度大、数据不够多等特点,大数法则在这类灾害的应用中显然已经失灵,利用常规保险的方式对巨灾进行风险分散,承保能力明显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政府救济及爱心人士的捐赠会在主观上造成国民防灾意识薄弱,减弱了个人参与度,难以发挥市场力量,同时也会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负担。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的巨灾进行风险管理,对巨灾风险认识及巨灾损失的研究是必要的。首先,本文分析了国外的三种巨灾保险模式,同时也介绍了我国的巨灾保险试点,接着以巨灾中的台风作为分析对象,介绍了台风的特点及影响;其次,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对广东省的台风损失预测做了分析,通过选择相关指标,用BP神经网络对经济损失做预测做分析,数据来源于2008-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年鉴》,利用Matlab工具箱进行数据分析,预测的结果经济损失的误差非常小,可以认为所选的指标对经济损失的有影响;再次,本文对我国台风的经济损失进行厚尾性分析,分析的数据是1999-2015年影响我国并造成损失的数据,用GPD的POT模型估计了阀值及相关参数,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超过阀值部分的损失呈厚尾特征:最后,结合损失的预测分析及损失的分布分析,针对我国台风灾害管理从金融市场、保险费率、损失数据库的建立、政府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公众对巨灾风险的认识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