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NPs和SiO2-NPs激活补体介导免疫学效应及机制探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纳米药物载体在应用过程中最终都要进入血液,补体系统是纳米颗粒接触的重要防线,并将始终参与免疫应答的每一步,且由于血液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纳米颗粒很可能通过影响补体系统而导致一系列的免疫学应答,这也提示研究纳米颗粒-补体-免疫细胞相互关系的必要性。目前,纳米颗粒通过激活补体介导的免疫学效应等科学问题仍然不清楚。本课题通过对常用的三种无机纳米药物载体进行毒理学的筛选,选择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AP-NPs)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2-NPs)为研究对象,在探讨颗粒对补体激活效应及调控机制的基础上,试图揭示HAP-NPs和SiO2-NPs活化的补体对免疫细胞的损伤作用,并结合单核细胞对“纳米颗粒-蛋白质环”的识别机制,阐明纳米颗粒-补体-免疫细胞三者间的关系,为规避纳米药物载体的应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1)通过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等试验,筛选三种纳米颗粒(HAP-NPs、SiO2-NPs和Fe3O4-NPs)的毒性作用,并深入开展HAP-NPs和SiO2-NPs的系统生物安全性评价。(2)利用LC-MS技术对HAP-NPs和SiO2-NPs吸附的补体进行定性、定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3)通过iC3b/Sc5b-9/C3a/C4a/C5a表达变化,分析HAP-NPs和SiO2-NPs对补体的激活效应;利用EDTA/EGTA/anti-C1q/anti-CFB建立两种纳米颗粒激活补体的抑制模型,通过iC3b的变化分析颗粒引起补体激活的途径,并探讨可溶性蛋白和膜蛋白在补体激活中的调控作用。(4)将HAP-NPs和SiO2-NPs激活的补体片段分别诱导单核细胞(THP-1)和内皮细胞(HUVECs),通过分析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花生四烯酸产物表达的变化,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揭示两种纳米颗粒通过补体激活引起的免疫学效应。(5)建立纳米颗粒-补体-THP-1共孵育体系,利用流式技术分析THP-1膜表面TLR4/CR1/CR3的变化,揭示单核细胞识别HAP-NPs和SiO2-NPs的机制。结果:(1)与Fe3O4-NPs相比,HAP-NPs和SiO2-NPs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而连续体内注射7d/14d后,这两种纳米颗粒分别引起肺和肝脏组织的损害,以及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明显降低。(2)HAP-NPs和SiO2-NPs吸附了21个补体相关蛋白,属于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HAP-NPs对SP和CD59有明显吸附,而SiO2-NPs对C1q家族及CFD和CFB有选择性吸附。(3)HAP-NPs能引起iC3b、C3a、C4a、C5a和Sc5b-9明显升高;SiO2-NPs可导致iC3b的产生,但对C3a、C4a、C5a和Sc5b-9有明显吸附。同时,EDTA/EGTA能够同时抑制HAP-NPs介导的补体激活,且在反应中C4bp、CFI、SP表达明显增加。仅EDTA能抑制SiO2-NPs介导的补体激活,在反应中CFH、CFP表达明显增加。(4)HAP-NPs和SiO2-NPs激活的补体片段均能够明显引起THP-1细胞ROS、TNF-a、LTB以及Histamine表达增加,并导致NF-κB激活。HAP-NPs激活的补体片段仅能引起HUVECs粘附分子E-selectin明显升高,而SiO2-NPs则引起ICAM-1和VCAM-1表达增加。(5)吸附补体蛋白的HAP-NPs仅诱导CR3的表达,而吸附补体蛋白的SiO2-NPs可同时引起TLR4/CR1/CR3上调。结论:(1)HAP-NPs和SiO2-NPs比Fe3O4-NPs具有更明显的细胞毒性,且随着体内接触时间的增加,这两种纳米颗粒可引起血液成分及病理组织学的改变。(2)随着纳米颗粒-蛋白质环的形成,HAP-NPs和SiO2-NPs对不同激活途径的补体蛋白有选择性的吸附。(3)HAP-NPs吸附C1q并释放C1r/C1s,导致了经典途径的补体激活;SiO2-NPs明显吸附C1r/C1s、CFD和CFB,导致替代途径的补体激活。(4)HAP-NPs和SiO2-NPs通过激活补体对THP-1和HUVECs有损伤作用,包括利用NF-κB通路致单核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诱导白细胞聚集粘附、细胞因子表达导致炎症反应,以及增加血管通透性造成内皮细胞的损伤等。(5)HAP-NPs-蛋白环仅通过iC3b/CR3的模型被单核细胞识别;而SiO2-NPs-蛋白环则可能通过TLR4、CR1或CR3被识别。由此提示,在药物载体的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表面改性等方法来规避颗粒被免疫细胞清除的可能。
其他文献
背景:造影剂肾病(Contrast medium-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预防CIN仍然具有挑战性,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CIN预防策略。糖尿病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造影剂泛影葡胺导致的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并探讨其分子机制。进一步观察灯盏花素对其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研
本文主要研究具非负Ricci曲率的完备非紧黎曼流形的几何和拓扑。这包括在给定某些内直径增长条件和渐近非负曲率条件时的有限性结果以及一些对应的具无限拓扑型的例子。Abresch和Gromoll证明了如果一个具非负Ricci曲率的n维完备非紧黎曼流形具有内直径增长o(r1/n),并且它的截面曲率有下界,则它是有限拓扑型的。作者将他们的结果进一步做出推广,证明了具非负Ricci曲率、2α次渐近非负曲率(
磁暴是空间天气与空间物理学研究的中心话题之一,环电流的增强扰动是磁暴标志性特征的高空源。暴时环电流动力学过程涉及复杂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过程。人们普遍认为环电流粒子源自太阳风和电离层,但这两种源的具体贡献还没完全弄清楚。近期人们发现环电流中的质子同时来自太阳风和电离层,但是氧离子来自电离层,因此氧离子示踪对解释电离层在磁暴期间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环电流粒子存在多种损失机制,如环电流粒子
在自然界与工程技术中,流动的边界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变形。精细模拟边界变形过程;研究流动特征量对边界变形的响应是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闸孔出流与平面冲击射流是水利、交通等领域存在的一种实际流动,虽然迄今为止人们已通过实验、数值计算等对其进行过众多的研究,但研究成果要么只关心边界变形过程;要么仅关注流场特征,尚未对边界变形过程中流动水力要素的相应调整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有鉴于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BPH),是世界范围内水稻(Oryza sativaL.)生产以及育种应用中危害性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在实施绿色农业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和防治褐飞虱的危害,最为关键的措施就是从水稻抗褐飞虱种质资源中不断发掘新的抗褐飞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广泛播种的栽培稻品种中去,培育抗虫品种在水稻生产中应用。研究表明,斯里兰卡水稻农家种材料Pokkal
目的:通过研究流动切应力因素作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后,对其内皮诱导所得细胞抗血栓形成、血管活性物质生成及粘附因子表达等生物学性质的变化,探讨流动切应力加载与MSCs内皮分化过程相结合后,能否在体外构建出满足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治疗及心血管组织工程需要的种子细胞。方法:1.采用Perco
在合作繁殖鸟类中,大多数种为社会单配制。为了实现适合度利益的最大化,繁殖个体会积极寻求婚外交配。但是,由此产生的婚外亲权必然会损害配偶的适合度利益,引起群体内亲缘关系的降低,从而引起个体间冲突,不利于合作行为的进化。因此,动物将在适合度利益和社会性进化的选择压力之间进行权衡和博弈。地山雀(Pseudopodoces humili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小型雀形目鸟类,其复杂的遗传结构和多样的合作繁
在今天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降低功耗正在变得日益重要。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移动计算和嵌入式系统的流行,有许多能够容忍计算误差的应用,如多媒体、信号处理和数据挖掘,已经被使用地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一种非传统的设计范式——近似计算,用来为那些容错应用设计高能效数字系统。近似计算采用的设计方法利用了那些应用可以容忍部分计算精度损失的事实。它的有效性已经在算法、体系结构、逻辑和晶体管
学位
无线移动网络在过去二十年中不断发展以满足服务需求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增长。第五代(5G)移动网络采用云无线接入网络架构(Cloud-RAN或C-RAN)来支持增强容量,大规模连接和低时延服务。C-RAN是一种架构,其中许多蜂窝小区的基带处理单元(BBU)汇集在中心位置,而拉远射频单元(RRU)放置在几公里外的蜂窝站点中。连接BBU和RRU的接口是C-RAN部署的主要挑战,因为它需要大量高容量和低时延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机体内具有潜在的多方向分化能力,可作为种子细胞参与生物体的组织构建与再生,然而怎样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特定的功能细胞分化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只有充分阐明间骨髓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明确的分子调节机制,才能对其的诱导分化方向进行特定性地干预。研究表明转录调节因子是现阶段传统的调控手段,其中表观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