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浇筑混凝土桥梁节段间接缝对挠度影响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WD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在投入运营10年左右常常出现下挠过大(10cm以上)的问题,给桥梁的安全性带来隐患。目前大多数学者将桥梁下挠的原因归于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影响,而忽视了作为受力性能薄弱的节段间接缝连接刚度降低对桥梁挠度的影响。并且由于施工中常常忽视对节段间接缝界面的处理,使接缝段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都要低于一次性浇筑的整体混凝土。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一般采用平衡悬臂现浇法施工,全桥的接缝多达上百个,这使桥梁由一个整体受力的结构变为由若干个薄弱的接缝连接而成的“离散结构”。接缝的存在削弱了桥梁受力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因而很有可能成为导致桥梁出现过大的下挠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现在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实际施工中对此部位都没有做“特殊处理”,均将结构视为理想的无接缝整体,接缝段混凝土材料性能及力学性能与节段内整块混凝土完全一样,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为研究接缝段连接刚度对桥梁挠度的影响,补充和完善悬臂浇筑混凝土桥梁节段间接缝的设计理论及施工方法,本文开展了竖直节段接缝抗剪试验和抗弯试验。以试验结论为基础,研究了与目前一贯采用的竖直接缝不同的非竖直形式接缝,提出能同时提高接缝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的组合形式接缝,并得出了竖直接缝与组合接缝刚度对桥梁挠度的影响。接缝抗剪试验共计三片试验梁,根据接缝段连接刚度的不同分为一次性整体浇筑的无接缝试验梁、分段浇筑的有接缝试验梁以及接缝中加入抗剪钢筋的有接缝试验梁。通过对实测的三片试验梁在相应接缝段两侧相对挠度的对比,得出了接缝段截面相对于一次性整体浇筑截面的抗剪刚度降低系数,以及加入抗剪钢筋后的接缝段的抗剪刚度提高系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接缝抗剪钢筋的设计方法。竖直接缝抗弯试验同样包括三片试验梁(无接缝整体、有接缝、接缝加抗剪钢筋)但截面尺寸不同。通过对三片试验梁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了接缝和结构整体的抗弯刚度降低系数,以及加入抗剪钢筋后的接缝段的抗弯刚度相对素接缝的提高系数,并提出接缝段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与等效剪切模量的关系。在竖直节段接缝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非竖直形式接缝进行了理论分析。综合考虑倾角在结构变形方面起到的改善作用以及便与施工,本文拟定了5°、10°和15°的三种不同的接缝倾角,并建立与抗剪刚度试验梁和抗弯刚度试验梁截面尺寸相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得出了不同倾角对于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的贡献。同样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台阶式接缝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台阶宽度和高度对于接缝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的贡献。并提出通过加抗剪钢筋的竖直接缝、斜接缝及台阶式接缝的分析提出了斜接缝加抗剪钢筋的组合形式接缝,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组合接缝能同时提高接缝的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在上述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剪力键接缝、斜接缝、台阶式接缝以及组合式接缝的设计方法。最后,本文对节段接缝对桥梁挠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实际工程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了竖直接缝与本文提出的组合形式的接缝对桥梁挠度的影响程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组合接缝形式能大幅降低因竖直接缝连接刚度降低导致的桥梁下挠。
其他文献
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国在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
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立德树人"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德""智""体""美"的学校教育项目中,它们之间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高校的健美操课
目的分析我市2015~2019年含三七成方制剂的不良反应(ADR)报告,了解我市含三七成方制剂ADR特点,供医生及药师参考。方法收集我市2015~2019年含三七成方制剂ADR报告153例,分别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过去完全由政府财政支持投资建设的模式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无法合理利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通过引进和
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专业学生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变革,通过课程模块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低血糖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与同期30例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领域也随之在不断快速发展。目前,智能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化技术为各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创造了很多便利的条件。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
劳动法对于劳动者的保护多停留在物质层面,保障劳动权成为理所当然的重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对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劳动异化所导致的劳资冲突与日俱增。通过制度构建和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反映了政府对农产品监管的不力。但是,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鉴定、问题追责等方面,政府都不能面面俱到。因此,要立足于对农民职业道德的深挖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