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延续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根本问题的回答,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邓小平从农业生产、企业扩权、经济特区建设、价格改革等方面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他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相兼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运行的手段以及所有制是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等新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论文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根本原则、思维突破以及方法论突破等角度进行论述,比较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观念、西方经济学理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各国社会主义探索实践,从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突出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历史贡献,并引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主体是经济体制改革范畴。改革初期对市场调节的界定比较模糊,与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存在根本差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确立了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研究论述中,就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突破了什么、为什么能够突破、突破有什么意义等问题进行初步回答。论文分析了发展和延续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关键内容,解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时代价值。其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全面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其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世纪”难题,重构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其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衍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途径新思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