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IGN与DC-SIGNR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3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DC-SIGN与DC-SIGNR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组织的表达情况;研究可溶性DC-SIGN(sDC-SIGN)在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1.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40例HCC患者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DC-SIGN、DC-SIGNR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HCC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的DC-SIGN/DC-SIGNR蛋白表达。  2.构建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CC患者血清sDC-SIGN的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CC患者血清AFP的含量。采用χ2检验分析sDC-SIGN与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Kappa分析sDC-SIGN与AFP在HCC分布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评价sDC-SIGN单独检测以及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价值。  结果:  1.HCC癌组织DC-SIGN、DC-SIGNR的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强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  2.HCC组织中DC-SIGN、DC-SIGNR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转移、被膜侵及、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和HBsAg阳性均无明显相关(P>0.05)。  3.HCC患者sDC-SIG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4.sDC-SIGN单独检测对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3,Cut off值为3.611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6.8%与60.9%;AFP单独检测对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5,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6.7%与87.8%。经Kappa分析,两者在HCC的分布不具一致性(P>0.05)。sDC-SIGN与AFP联合检测可将AUC提高至0.902,敏感性提高至82.1%。  5.sDC-SING表达水平与HCC患者年龄、性别、HBsAg、转移、被膜侵及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sDC-SIGN与肿瘤大小具明显正相关(P<0.05)。  结论:  1.DC-SIGN/DC-SIGNR在HCC癌组织存在明显低表达,提示HCC患者体内存在DC功能以及T细胞免疫应答的异常。  2.HCC患者血清sDC-SIGN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降低,且与肿瘤大小具明显正相关,可作为HCC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一项新血清学指标。  3.sDC-SIGN与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HCC的诊断效率。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GDF11对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GDF11是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相比于正常小鼠,肥胖伴胰岛素抵抗( IR)的小鼠其血清及肝脏的GDF11水平明
自1985年磁刺激被引入以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如帕金森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痴呆等。rTMS通过强时变磁场穿过颅骨,产生
研究目的:采用配对对照的方法,观察腹腔循环热灌注联合DCF方案(DXT多西他赛、CDDP顺铂、5-Fu 5-氟尿嘧啶)或ECF方案(EPI表阿霉素、CDDP顺铂、5-Fu 5-氟尿嘧啶)化疗治疗晚期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