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英语微课时间短,严格定义的内容紧凑集中,网络使用方便,可以有效促进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因此英语微课将逐步在国内使用。目前举办的各种微课比赛使得微课逐渐被接受甚至受欢迎,在未来,微课有可能被运用到国内的翻转课堂当中,就像国外在翻转课堂中广泛使用的网络课程那样。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宏观的层面提出关于微课的成功设计及运用的设想。然而这些研究普遍忽视了微课突出的特点——多模态性,并且现有的研究缺乏理论支撑。本研究对运用体裁理论来分析属于动态多模态语篇的微课进行了首次尝试。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微课体裁探索出微课具体的体裁特点对微课意义建构的作用,并且试图为微课的成功创作提供一定的启发。体裁理论的发展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研究能够规定特定文化背景的社会行为且重复出现的结构,重在分析故事类、历史类、报告、解释性、程序性等体裁。本研究选取国内大型的微课比赛——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的微课作品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比赛获奖作品选出12个代表性的商务英语微课作为研究对象,再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具体研究这些微课的相位、阶段、体裁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研究发现:(1)在语式上,这些商务英语微课成功的做法包括:有一个不错的开头,字幕、音乐搭配和谐,符号模态具有创新性,实物运用效果良好;不成功的做法包括:相位不和谐以及模态呈现过快;(2)在语场和语旨上,选择适合的体裁有助于实现微课教学目标;相位的清晰简明能确保微课教学设计清晰;构建技能型的微课大部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而构建知识为主的微课主要体现了以教师为主的理念;运用适当的其他模态方式和幻灯片模式结合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重难点的时间会比其他部分要长。总而言之,一个优秀的微课有着清晰、可实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结构,并且使用的符号模态不过于复杂,能够很好地被用来促进学习者的新技能及新知识的掌握。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将属于语言学领域的体裁理论运用到了教学研究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实现了跨学科;并且,拓展了多模态在实际讲课方面的研究。而实践上的意义在于,本研究没有像现有的研究那样只注重对微课构想的探索,而是以具有代表性比赛的微课实例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进一步提出对微课意义构建的实际性启发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