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视角下的苏教版《选读》教学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设苏教版《<史记>选读》(“苏教版”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简称)这门选修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史记》蕴涵的民族智慧、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重视工具性、轻视人文性,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仍以接受学习为主,这些现象有违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本选题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剖析,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整合苏教版《<史记>选读》中的选文,并补充一些接受过《史记》影响的中国古典诗文,将教材整合成五个专题,使新专题侧重于人文性。为了更好地实现这门选修课程的教学效能,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本选题结合普通高中的实际教学条件,介绍了几种简单易行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期望能给一线教师一点启发。
其他文献
团伊玖磨(Ikuma Dan,1924~2001),日本著名作曲家,1924年出生于东京,1942年考入东京音乐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作曲系本科。1945年毕业后专门从事音乐创作活动,并经常指挥乐队演奏自己的作品。团伊玖磨的创作范围极广,从歌剧、戏剧、交响乐、管弦乐、室内乐,到电影音乐、合唱曲、儿童歌曲,几乎涉及每一个音乐领域。其中团伊玖磨在歌剧创作方面的光辉业绩是众所周知的,《荒山狐乐》便是他的
期刊
次女高音玛达莱娜·科泽娜(Magdalena Ko?ená)1973年5月26日出生于捷克南部摩拉维亚的首府布尔诺市,父亲是数学家,母亲是物理学家。儿时便参加儿童合唱团的她,原想成为一名钢琴家,但在14岁参加布尔诺音乐学院入学考试前,她在学校体育活动时伤到了手,只好改为参加声乐考试,并一举被录取。  在布尔诺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她原是女低音,唱过许多巴赫和早期的声乐作品,主科导师是伊娃·布拉霍娃(E
期刊
小瓊:刚刚过去的9月30日,成为全美歌剧迷的哀悼日。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去世,享年95岁。他的名字叫卡莱尔·弗洛伊德。  小薇:我记得他最著名的一部歌剧《苏珊娜》(Susannah)写于1955年,但直到1999年才在大都会歌剧院上演,蕾内·弗莱明(Renée Fleming)担纲主角,与塞缪尔·拉米(Samuel Ramey)演对手戏。  小琼:也许我应该再补充一些。《苏珊娜》是弗洛伊德根
期刊
2021年8月19日,我在“上剧场”观看了音乐剧《拉赫玛尼诺夫》。  作为音乐爱好者,不会不知道这个名字;不是剧名,而是一个“天才音乐家”的名字。  据闻这是一部韩国人创作的音乐剧。节目单上没有标明,只在“原版制作”下列出作者的名字,如:编剧、作词Yoo Hyeon, Kim,作曲Jin Wook, Li / Bo Ram, Kim等。另一页“制作出品”下,则是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及主创团
期刊
李亭是全国有成就有影响的剧作家,听说搞了部新戏——音乐剧《100》,于是有所期待心里有底。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宣传部指导、成都武侯音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品、四川蜀风国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成都优胜实业有限公司创作制作、李亭戏剧工作室负责执行的项目,从正式建组到开台试演仅仅一个月零两天,且全程处于疫情紧张阶段,太冒险了吧?2021年8月30日,当我走进成都棕北音乐厅,舞台呈现的结构形态,在我的视野里罕见
期刊
2021年9月20日晚,全息沉浸式大型声乐套曲《万里长沙》在湖南长沙马栏山中广天择演播厅首演。  大型声乐套曲《万里长沙》是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江大河交响季,百里画廊百年歌”系列文化活动之一。套曲以长沙的前世今生为纽带,以标志性的文化人物、历史事件为载体,通过“诗”“乐”“舞”“器”“光”“电”等传统与现代科技的有机整合,向世人展示出千百年来志士仁人劳苦大众上下
期刊
歌剧《灰姑娘》(Cendrillon)是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内(Jules Massenet)于1893年与脚本作者亨利·凯恩(Henri Ca?n)共同构思的。凯恩的脚本根据法国诗人和作家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1698年的童话《灰姑娘》创作。佩罗67岁时方因失业而投身写作,两年后出版的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使他迅速成名。他随后创作的著名童话《小红帽》和《睡美人》等均极受欢
期刊
就算在一年前,当大家开始讨论全球后疫情时代逐渐“恢复常态”时,我心里总是在疑惑,想要把世界还原,真的能办得到吗?事实上,一条文艺新闻说明了一切。那就是珍·莫斯(Jane Moss)退出林肯中心。  去年夏末,莫斯辞去了她的艺术总监一职——在过去的27年里,她在林肯中心的领导地位高高在上,刚好跟我从事音乐评论的年份相若。林肯中心是全球最庞大的文化机构,在她宣布离任之前,林肯中心旗下各家场馆的大门已经
期刊
西方音乐剧,从轻歌剧《彭赞斯海盗》(Pirates of Penzance,1879)到黄金年代的《俄克拉荷马!》(Oklahoma!,1943),到以剧本为重的《拜访森林》(Into the Woods,1987),再到摇滚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lton,2015),绝大多数的剧目都要求演员是位好歌手。没有他们的歌唱,就无法呈现整个剧目的戏剧音乐骨架。而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音乐风格的剧
期刊
(一)法国民族歌剧发展概况  科贝《西洋歌剧故事集》谈到法国歌剧时,把西洋歌剧发展的脉络梳理得十分清晰:“格鲁克、瓦格纳和威尔第,每人都总结了一个时代。格鲁克是莫扎特以前的歌剧流派发展的顶点。莫扎特是两派歌剧的创始人。”这里用“创始人”未必准确,应是莫扎特之后影响所及的歌剧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的歌剧:一派以意大利喜歌剧为代表。在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的影响下,意大利出现了罗西尼的《塞维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