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VS的图像数字水印及其质量评价算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42894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图像等视觉产品的生产、拷贝和传播变得越来越容易。如何有效地对视觉产品进行版权保护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水印作为版权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通常来说,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向视觉产品中注入的版权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并且要求嵌入的信息对原始视觉产品的质量有较小的损耗,即通常来说一个高性能的数字水印系统要同时兼备高鲁棒性和高透明性。一般来说,如何在鲁棒性和透明性之间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是一个难点。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平衡多小波域(Balanced Multiwavelet Domain)基于恰好可感知失真(Just Noticeable Distortion, JND)模型的数字水印算法。首先我们在平衡多小波域构建了一个多分辨率的JND模型,该模型包含了空间对比度敏感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CSF),亮度自适应掩蔽和区分强边缘和纹理区域的对比度掩蔽。然后基于此JND模型,水印信息被自适应地嵌入到亮度层和色度层的视觉冗余区域中。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而且水印的嵌入对图像的质量损耗也较小另外,针对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如PSNR)对评价数字水印系统透明性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 HVS)特点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作为评价视频图像处理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在该算法中,我们首先利用Gabor小波对图像进行线性滤波,随后利用DNT(Divisive Normalization Transform)对其提取的特征量进行非线性变换,以此模仿HVS中相邻简单视细胞对其中心视细胞的增益抑制效应。最后我们计算参考图像与失真图像视觉能量信息之间的互信息,并以此作为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实验表明,该算法所预测的图像质量与真实的图像主观质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大规模电网互联以及数据采集成本的降低,可获取的数据类型愈加丰富,智能电网中的大数据趋势日益显著。智能电网大数据的发展,供电部门和用电用户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利用大数据对不断变化的负荷特性进行分析,根据每个用户的用电特点,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用户的错峰用电潜力,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风险和运行成本。本文以上海浦东地区电网为研究对象,对负荷及其相关数据的异常数据进行处理。首先,
本文以西藏拉萨河流域直孔发电分公司开展的四站集控工程为研究背景,设计了拉萨河梯级电站调度监控系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集控中心选址、通道建设和综合自动化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直孔发电分公司运行管理方式,分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的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具体内容如下:(1)依据设计原则,分析并选择了拉萨河梯级电站调度监控系统整体结构,并对电网调度方式进行了探讨。(2)根据直孔四个电站的实际情况,对集
随着直流输电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在有限的输电走廊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交、直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情况。这时,有可能会发生交叉跨越处跨线短路故障。由于交、直流系统通过跨接点联接在一起,故障特征将呈现出独特性和复杂性,对传统的交、直流系统继电保护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引起保护误动作或拒动作。由于目前分析此种故障类型的方法较为匮乏,因此本文意图通过探究跨线故障基频分量的特征,利用传统的对称分量法来分析此种
我国地处北半球,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风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利用风能发电的风力发电机优势突显。节能减排、煤改电、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政策的推广,风力发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水平轴风力发电由于噪声巨大,体积结构庞大、成本高、控制操作复杂等缺点越来越不被看好,相比于垂直轴以其体积小,发电效率合适,成本低,控制简单等优势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发展直驱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技术,符合分布
学位
可控电抗器的应用对改善供电质量,提高电网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可控电抗器逐渐成为无功补偿的重要装置,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首先以单相磁阀式可控电抗器为例,介绍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对其产生的谐波进行理论分析,从该结构的磁路着手进行分析,重点在从电磁关系曲线得到磁密对电流的影响,反过来用电流控制磁密进而控制工作电流,得到详细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学模型,分析减少其谐波和响应时间的方法。由此提出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修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也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几十年来,学生“作”,教师“改”,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教师对学生作文不但要“详批”“精批”,还要改错别字。结果教师为批改作文整天是手忙脚乱,学生却仅仅是看看成绩、读读评语而已,对下次的作文几乎毫无作用。那么,作文批改的权利能不能交给学生呢?本文就对如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