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主要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特征及耐药趋势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河北省主要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菌)耐药特征及耐药趋势,掌握食品中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和食源性致病菌耐药及变迁资料,为全省农牧渔及食品行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基础依据。   方法:   1.根据河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的监测情况,结合流行病学资料选择革兰氏阳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沙门菌作为研究对象。   2.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定量试验,获取河北省主要食源性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3.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组织相关药物敏感判定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   4.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应用SPSS18.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描述耐药性特征、不同地区和不同食品分离株的耐药性差异以及耐药性发展的趋势。   结果:   1.河北省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总体耐药率为25.10%;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达16.60%,对强力霉素耐药率为11.58%;对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6.18%,所有菌株对头孢噻吩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耐药谱呈变宽趋势,最多耐5种抗生素,谱型为四环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复方新诺明。   2.不同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离株耐药性存在差异,米面制品分离株耐药率最高,达41.46%,其次是生鸡肉分离株耐药率为40.74%,二者耐药率远高于其他种类食品;耐药率最低的是凉拌菜分离株,耐药率6.25%。   3.不同地区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耐药性未显示统计学差异,沧州耐药率相对较高,为34.78%,而邯郸耐药率相对较低,为16.67%。   4.河北省食源性沙门菌总体耐药率58.47%。对磺胺嘧啶的耐药率最高,为50.82%;其次是萘啶酸耐药率为20.77%;对阿米卡星100%敏感。沙门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性有升高趋势,耐药谱趋于复杂并逐渐变宽,耐药谱最宽达到耐12种抗生素,耐药谱型为: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萘啶酸-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圬-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磺胺嘧啶。   5.不同食品沙门菌分离株,以生鸡肉分离株耐药率最高,达82.86%,其次为生牛肉分离株耐药率65.52%,熟肉制品沙门菌分离株耐药率最低,为33.33%。   6.不同地区食源性沙门菌分离株耐药性比较,秦皇岛(78.26%)、石家庄(72.34%)、唐山(62.07%)三地区耐药率高于河北省其他地区。   结论:   1.河北省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沙门菌整体耐药情况较严重,耐药表型趋于复杂,耐药谱不断变宽。   2.河北省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耐四环素最严重,其次是强力霉素,对头孢噻吩和氨苄西林-舒巴坦保持敏感。食源性沙门菌对磺胺嘧啶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萘啶酸,对阿米卡星保持敏感。   3.生肉类尤其是鸡肉中分离的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发展迅速,耐药性产生的高风险食品第一是生鸡肉,其次是生牛肉和生猪肉。   4.河北省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耐药率无明显地区差异,但沙门菌则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秦皇岛、石家庄和唐山三地区沙门菌耐药率高于河北省其他地区。   5.不同类别食品分离株其耐药谱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为慢性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全球都需要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血压的升高多经历“正
目的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Sextent经皮椎弓根钉系统与国产“威高” UPASSⅡ经皮椎弓根钉系统在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7例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UPASSⅡ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UPASSⅡ组),9例采用进口Sextent经皮椎弓根钉系统固定(Sextent组),比较两组伤椎固定情况、手术情况等,从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