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疼痛存在于临床大部分科室,常常伴随疾病而出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预后,目前对于疼痛多为对症性的治疗,所应用的药物主要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醋氯芬酸(Aceclofenac,ACF)属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为环氧合酶2(cox-2)中度抑制剂,与非选择性cox和特异性cox-2抑制剂相比具有较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目前市售制剂仅有片剂、胶囊剂两种口服制剂,在临床应用中仍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报道,如:恶心、消化不良、胃溃疡等。本研究利用中药提取物黄芪多糖对肠道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和抗关节炎作用,将其与醋氯芬酸按适宜比例均匀混合制成栓剂,通过添加黄芪多糖和改变给药途径,降低醋氯芬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该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法:1同舒栓的制备:以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4000、甘油为基质,采用热熔法制备栓剂;(a)将醋氯芬酸和黄芪多糖原料药过100目筛,并按适宜的比例混合均匀;(b)称取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4000、甘油适量,并置烧杯中加热至50℃,搅拌使全熔;(c)待基质冷却至适宜温度时,将a少量多次倾入b中,并充分搅拌使之均匀分散在基质中,放冷至最适状态时,灌入子弹型栓模中;(d)冷却凝固后,刮平栓模表面,脱模。通过单因素考察栓剂的处方,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可脱模性、外观、溶出度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并确定最佳处方。2对所制备的同舒栓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建立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同舒栓剂溶出度的方法,HPLC方法测定同舒栓中主药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按照最佳处方制备同舒栓,以外观、含量、溶出度为考察目标进行影响因素实验和加速实验,考察其稳定性。3同舒栓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HPLC法测定同舒栓在体内主药醋氯芬酸的血药浓度,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考察了同舒栓剂的药代动力学,并以醋氯芬酸栓为参比制剂,采用两制剂两周期交叉实验,计算同舒栓中主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1以制剂的脱模性、外观、溶出度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栓剂制备的最佳处方,每枚同舒栓中约含醋氯芬酸100mg、黄芪多糖100mg、聚乙二醇4000475mg、聚乙二醇400475mg,甘油100mg每枚栓重约1250mg。2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同舒栓的溶出度。确定检测波长为273nm,磷酸缓冲液(pH6.8)为溶出介质,辅料无干扰。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在10.16μg·mL-1~40.64μg·mL-1浓度范围内,同舒栓中醋氯芬酸的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0246C+0.0192,γ=0.9994,精密度RSD值为0.17%,低、中、高三种浓度回收率均值为100.21%。此法可用于同舒栓剂溶出度的测定。3建立了HPLC法测定同舒栓主药醋氯芬酸含量的方法。检测波长为273nm,以乙腈为溶剂,方法学验证黄芪多糖及辅料无干扰,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在5.08ug·ml-1~101.6ug·ml-1范围内,醋氯芬酸浓度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4对自制同舒栓进行影响因素实验考察,在温度60℃下,栓剂熔化且颜色变深,更换为40℃时栓剂变软,外观和含量无变化;强光(4500lx±500lx)下外观、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在高湿实验中样品表面潮湿,有一层白色物质析出,但含量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试验表明自制制剂对温度、湿度、温度均有一定的敏感性,贮存时应注意避光、防潮、低温。5建立了HPLC法测定新西兰兔血浆同舒栓中醋氯芬酸含量,检测波长为273nm,空白血浆无干扰,自制栓的AUC0→∞较参比制剂有所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4.4%。结论:同舒栓的制备简单可行,重现性好,避免了口服给药带来的胃肠道直接刺激,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建立了同舒栓溶出度、含量测定及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为制剂的质量研究提供了保障。同舒栓应低温避光防潮保存;体内药动学试验证明,自制与参比制剂相比其生物利用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