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仿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thos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置气缸式双活塞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气缸与活塞机采用对置活塞对置气缸(OPOC)式的布局。因工作过程中活塞做镜像运动,并用液压泵装置代替了曲轴系作为活塞运动的驱动装置,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无振动,无侧向力,活塞与动力的输出零件无刚性的连接,因而压缩比可以实现连续地变化。输出的动力以高压的液压油形式输出,能高效地实现热能向液压能的直接转化,便于储存并可以直接驱动液压机构。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活塞运动仅受到液压力和气体压力的作用。早期的仿真和试验研究表明,与传统发动机相比,工作周期相同时,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中活塞在压缩过程中用的时间更长,在膨胀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更少。本课题中涉及自由活塞式发动机在实现连续运转之前,需要对其换气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求扫气过程的高效进行。需要考虑的因素除了气口的几何结构外,还有发动机的运转参数,如活塞在下止点的停留时间。本文中,采用Pro/Engineer软件和FIRE软件,建立了发动机的三维CAD模型和三维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模型,并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换气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相同的燃料浓度以及相同的压缩比时,自由活塞式发动机对活塞的运动频率更加敏感。过高的活塞运动频率会增大燃烧中断的倾向,造成效率低下。相同情况下的传统发动机则不会发生燃烧中断,通过调节频率可以有效的对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调节,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活塞运动频率,可以有效的降低最高压力升高率和最高爆发压力,同时取得较高的指示热效率。燃料浓度增加时,高温反应的相位提前,最大放热率大幅增加,放热持续期缩短。影响本文中发动机扫气过程的主要参数包括扫气口的进气径向角,扫气口高度以及活塞在下止点的停留时间。当进气径向角为5度,扫气口高度为11.52mm,活塞在下止点的停留时间为0.0092s时,发动机的换气过程的扫气效率达到最大值90.7%。发动机在进气系统的设计中没有考虑滚流,且活塞顶面无凹陷的燃烧室,因此不会产生挤流,因此在压缩过程中缸内的新鲜充量和残余废气无法充分混合,出现了径向上的分层。
其他文献
在生物学中,希望能够观察细胞的活动,因此需要刺激细胞。特别是神经生物学中,希望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神经细胞对外界的不同刺激的所做出的反应,光刺激由于它的快捷、精确的特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般都是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模式,这种方式使得课堂氛围相当的沉闷,教学内容也体现的相当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也是很低的,更不会满足学生的学习要
微藻培养过程中提高油脂积累量对于以其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调节藻液pH值能够提高微藻的生物量积累,培养基中富氮-缺氮分阶段调节有利于
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科目之一,同时也是最具难点的科目,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日后更好地接受数学,并且提高学生遇到实际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反映了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创新性变革,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生在小学教育中的主流学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在教育进程中的重要学习科目,也是学生未来开展理科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生未来人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说小学数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