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11月,某些国家和地区爆发了非典型性肺炎,这一疫情的元凶一冠状病毒的广泛传播和顽强存活的能力,使人们意识到消毒的重要性,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成为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防线。
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保护好水环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北美、欧盟、日本、韩国、台湾等)都要求对城市污水在排放前进行消毒处理。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2月24日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首次将微生物指标列为基本控制指标,要求城市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从而使污水处理标准的病理指标与国际接轨。
污水消毒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物理方法主要有紫外线消毒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有加氯、二氧化氯、臭氧、有机剂氯片、氯和二氧化氯联合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中有关氯、臭氧、二氧化氯的研究及应用最多,近年来由于有关化学消毒副产物的报道的增多和人们对水质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物理消毒方法特别是紫外线消毒引起了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
本文介绍了五种常用的化学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在应用中的原理及特点,并结合这几种消毒方法在污水厂中的实际应用,对它们的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比较。并进行详细的技术方案论证和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另外,还介绍了东郊污水处理厂加氯系统的改造和实际应用。
根据以上几种消毒工艺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根据各自的设计处理指标、经济能力选择适于自己的污水消毒工艺,确保出水卫生指标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