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俗常言疏证》是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俗语辞书,按内容分为四十卷,据本人统计,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目前,对于《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的研究还处于空缺状态,很少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因此本文拟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对其所辑录的民俗语汇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不仅内容丰富,同时在考证其出处及流变等方面也极为考究,为我们进行方言俗语研究特别是民俗语汇的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本论文在行文中采用分类的方法和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直观具体的对《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进行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本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指导,同时参考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俗常言疏证》所辑录的有关民俗语汇的词条、书证是论文的有力支撑。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对《通俗常言疏证》的历史地位、研究现状以及民俗和语言的双向涵化的结果——民俗语汇进行了理论上的介绍。   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通俗常言疏证》的作者、成书、版本、编纂体例,并对“通俗常言”进行了初步的考辨。同时介绍了此书在编纂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的语源及流变进行梳理,介绍此书民俗语汇溯源的特征及溯源的方式。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所辑录的民俗语汇进行分类研究,这部分是本篇论文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把《通俗常言疏证》所辑录的民俗语汇分为四大类,他们依次是物质活动类民俗语汇、精神信仰类民俗语汇、语言类民俗语汇和社会行为类民俗语汇。第四章主要从民俗语汇语义的角度和感情色彩的角度,对《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的演变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通俗常言疏证》民俗语汇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以体现其独特之处。
其他文献
和谐是汪曾祺的追求。本文从语言、文本、文体三个层面,以文本细读的方法逐步阐释和谐美在三个层面的构成和内涵,试图把握汪曾祺散文的精神内核,尝试揭示汪文的和谐在当下的意义
本论文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借鉴异托邦、城市文化、形象学、后殖民等理论,建构城市异托邦的研究范式,重点论述城市异托邦的生成机制和研究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方文学,特别是英
20世纪中国转型语法学走过了曲折的道路。自《马氏文通》(1898)起,汉语研究在语法体系和研究方法上得以发展的同时,难以回避西方语法框架和汉语语法事实的龃龉。根据多年来的汉
五四女性文学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开端。五四女性文学的研究进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性别角度对五四女性文学做内部研究,这种研究忽视了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