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SA阅读测评框架的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研究 ——以重庆市2013-2020年试题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hua511352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素养不仅是PISA阅读测评的关键,而且也是语文教育最为核心的内容。语文作为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科目之一,其现代文阅读部分着重考查的正是学生的阅读素养。当前国内并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阅读素养评估体系,这就导致全国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评的具体情况如何,还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借鉴国际上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的PISA阅读测评成为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可以了解国际阅读测评开展的最新动态,保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国阅读测评的完善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实现取其精华。基于此,本研究借鉴了最新一轮以阅读为主测的阅读测评框架,即PISA2018,以重庆市2013-2020年A卷、B卷所涉及到的16套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审视重庆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具体情况。在试题数据的收集上,本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来对重庆市2013-2020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部分的32篇文本和152个试题进行文本、认知、题型维度的量化统计,再结合所统计的数据进行分类描述,纵向梳理出重庆市中考现代文阅读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并反思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此来促进阅读测评与阅读教学的完善。本研究的最终成果主要分为特点及问题、启示两个版块,在PISA阅读测评框架之下,重庆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所反映出来的特点及问题是本研究的出发点,而由此得出的对阅读测评与教学的启示则成为本研究的落脚点。第一个版块为特点及问题,分别从PISA阅读测评框架的文本、认知、题型三个维度来进行探究,对重庆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加以理性分析。首先,在文本维度,突出的特点主要有个人化的文本情境、连续化的文本形式、稳定化的文本类型、单一化的文本来源、静态化的文本结构和导航,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对职业情境的考查、对非连续文本的关注不够、文本类型的多样性不足。其次,在认知维度,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注重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对多文本阅读认知策略的尝试、评价和反思的比重较大,问题主要有存在违背文题依属原理的情况、对多文本阅读认知策略的关注不够、反思的重点在于文本形式、未考查对文本质量和可靠性的评估。最后,在题型维度,反映出的特点主要有封闭式问答题的占比高和主、客观题的比重相差大,问题则主要集中在试题的开放性不足、题型的种类不全。第二个版块为启示,分别从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评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得出了几点启示。一方面,结合重庆市中考现代文阅读在文本、认知、题型三个维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提出了对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评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文本维度需要关注文本情境的真实性、文本形式的多重性、文本类型的多样化;认知维度需要重视文题依属原理、多文本阅读认知策略、思维的批判性、认知策略的多元化;题型维度需要注意题目设计的开放性、题型安排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教学的目标、实施、评价着手,探讨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完善策略,即坚持素养立意的目标导向、加强认知策略的教学与训练、转向促进学习的教学评价。
其他文献
近年来,读后续写逐渐被纳入各省英语新高考中,这种将输入与输出,模仿与创造融合的写作新题型,被认为是提升英语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形式。而从考查的角度来说,学生在写作中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且需要较强的自律与监控意识来与原文在情节和语言层面均保持协同一致,这对写作教学和学习也提出了新要求。前人的众多研究已证实,有效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可以帮助写作者提升写作自觉,通过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
语码转换是指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话或交流,是外语课堂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在外语课堂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研究表明母语在外语课堂中的使用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外语课堂中,教师使用语码转换能够提高目标语教学效果。外语教学中有听说读写以及语法等各种不同的课型,而语码转换在各种课型上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差异性。因此,探究英语教师在不同课型中语码转换的使用情况能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其中,统编版语文教材古诗文比重的大幅提高,对师生双方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文言文练习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重难点,还可以双边检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练习系统并未得到必要的关注。除了部分教师
交际语境写作是一种具有交际功能的新型写作教学范式,侧重于写作语境中学生的自我表达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无交际目的、主观编造的“虚假写作”,进一步解决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等写作困境。目前学界对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的研究主要以研究者设计的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从自身的研究实践出发检验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证明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少有人从名师课例出发,站在旁观者
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受到语文教师和学者的密切关注。教师常常花大量的时间在写作内容的积累和写作技巧的训练上,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很大一部分师生将写作的“表达”与“交流”两大功能割裂开来,并片面强调写作“表达”的功能,却忽视了它“交流”的功能;前者表现为过分重视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后者则表现为学生读者意识的缺失。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之
记事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巧妙的打开学生的回忆,灵活的诱导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向写作的高点出发是教师坚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经历着每一次变革带来的新生,在记事类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课堂中,如何收集整理写作素材、如何巧妙的谋篇布局、如何叙事完整、如何写得真实具体、如何突出中心、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等种种问题始终是教师教学的核心点,这些问题密而不繁,规律的呈现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时时提醒着教师对写作的关注。在
讲好高中思想政治课,在高中生的拔节孕穗期精准“滴灌”,需要每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练就本领、勇敢担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新时代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是一项重大的教育工程。作为师资储备和重点对象,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手型教师身担启智润心的教育职责,其专业自主发展具有不凡的时代价值。所谓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手型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四大系统(知识系统、选文系统、练习系统和助读系统)之一,是教师解读分析教科书的重要依据、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资源、评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2019年秋季学期,由教育部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与从前各个旧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相比,有了许多变化,双线组元的单元编排方式使得练习系统又承担了落实语文要素的任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将学生品德的培养放在首位,特别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科渗透。愁情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语言凝练且形象,结构自由但富有韵律,情感真挚而丰富,其中寄托的不仅有诗人在不可摆脱的逆境中遭遇了挫折后产生的真切可触的愁情,还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对生命的永恒尊重,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以及强烈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整本书阅读教学逐渐成为近年来语文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小学高段作为儿童阅读的关键时期,与该阶段相关的整本书阅读研究却略显匮乏。小说是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重点推荐的文体类型,但与小学高段小说整本书阅读相关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同时,在一线教学中,小学高段小说整本书阅读现状也并不理想。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小学高段为具体研究学段,以整本小说为教学素材,针对目前小学高段小说整本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