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品位石煤钒矿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obe_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煤是我国独特的、储量最为丰富的钒矿资源,然而,由于其钒品位低、赋存状态复杂等,导致其利用程度很低,大量的资源仍处于待开发状态。现有提钒工艺虽多,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普遍存在“污染重、能耗大、作业周期长、回收率低、产品纯度不高”的问题。针对现有提钒工艺所存在的问题,依据石煤钒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本文提出了“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溶剂萃取”的提钒(V2O5)新工艺,并对该工艺开展了系统的试验与机理研究。首先从矿物学角度出发,查明了试样的性质特点:贵州省江口县石煤钒矿V2O5含量很低,仅0.62%,其中的钒多以V(Ⅲ)呈类质同相形式取代Al(Ⅲ)而赋存于云母、伊利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晶格中,属于低品位难浸出矿石。依据石煤钒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优选采用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的工艺,考察了主要因素的影响及内在原因,分析了焙烧过程中的钒价态与主要矿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焙烧粒度-0.074 mm粒级占比60%、硫酸用量20%、焙烧温度250℃的条件下低温硫酸化焙烧2 h,试样中的V(Ⅲ)已基本转化为更高价态的V(Ⅳ)和V(Ⅴ),含钒铝硅酸盐矿物特征衍射峰明显减弱,晶格得以有效破坏;焙烧熟料在最佳条件下(浸出温度90℃、液固比1.5:1、搅拌速度300 r/min、浸出时间1.5 h),钒浸出率高达80.32%,指标理想。浸出液的净化富集采用溶剂萃取法,在萃取体系优选和萃前预处理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主要因素对萃取、反萃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10%P204+5%TBP+85%磺化煤油”为有机相萃钒,具有选择性好、萃取速度快、萃取率高等优点,在室温、相比O:A=1:4、pH=3.0、萃取时间5 min的条件下进行五级逆流萃取,钒萃取率达96%以上,铁萃取率仅6.77%,获得了很好的萃钒和钒铁分离效果;以硫酸为反萃剂,反萃时分相速度快、界面清晰、反萃率高,在室温、硫酸浓度2.0 mol/L、反萃时间15 min、反萃相比O:A=4:l的条件下进行五级逆流反萃,钒反萃率高达99%以上,而铁反萃率仅4.68%;经萃取-反萃,钒得以有效富集,杂质基本被完全除去,反萃液可直接用于沉钒。同时,对P204萃钒的溶液化学行为进行了分析:为了确保钒的主要存在形式为VO2+并降低Fe3+的水解,应在pH<4.03的范围内,尽量降低H+浓度以获得较高的萃取率,同时平衡与水解钒损之间的关系。反萃液氧化后采用酸性铵盐沉钒法处理,研究了主要因素对沉钒的影响规律、探讨其内在原因,在最佳条件下,结晶出橘红色多钒酸铵沉淀(红饼APV)。红饼经煅烧,获得了高质量的精钒产品,浸出液到精钒产品的回收率高达94.19%。钒总回收率达75.65%,与常规、传统提钒工艺钒总回收率不足60%相比,指标大幅提升。提钒新工艺具有能耗低、作业周期短、回收率高、产品纯度好的优点。同时对焙烧、水浸、净化与富集、沉钒、煅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废渣、废水等污染物的危害、处理和回收方法进行了分析,为石煤钒矿的清洁生产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碓臼石隧道围岩软弱、地质条件差等情况,采用长管棚和小导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塌方处理,阐述形成一种塌方处理的工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西方经济学对于市场机制调节原理和运行规律的研究,对于我们研究和解决经济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何使成人学员理解和掌握现代西方经
本文从如何正确把握和运用党报社会新闻的导向性、情感性、监督性,如何厘清这三种特性之间的关联等问题出发,对党报记者如何把社会新闻做足、做好提出一定的建议。
介绍天津塘沽区海河大桥的主塔结构特点及施工流程。
应用纯扭转理论,对曲线梁在双悬臂对称分段灌筑施工时进行内力与变位分析,计算支座的反力、反弯矩及反扭矩;梁跨各截面的弯矩、扭矩及剪力;梁跨各截面的挠度与扭转角.所得数
重点介绍小角度斜交框构桥顶进中的受力状态,研究提高斜交框构桥顶进偏转的控制,以提高城市交通建设水平,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主要论述住宅套型的发展变化、发展需求,探讨住宅套型平面布置以及介绍新式住宅--跃复合体三错层空间套型.
详细介绍拉西瓦黄河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使用的吊装、扣挂塔一体化,张拉千斤顶动态调整裸拱线型,三拱肋两次合龙等关键施工技术;同时,介绍其拱肋钢管分段煨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