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猪是河北省畜牧业的主要畜种,近年来,河北省生猪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效益迅速增长,为河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河北省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针对河北省生猪产业的发展特点实行相应的扶持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资本深化的特点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便是农业资金贷款需求的增加,各会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总量已远远无法满足生猪养殖户的需求,河北省生猪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为促进河北省生猪产业快速发展,本文对河北省生猪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对河北省生猪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的现状进行梳理,并着重以河北省唐山市的50个生猪养殖场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养殖场的发展和资金供求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调查结果表明,在资金的需求方面,唐山市生猪养殖场的贷款意愿强,贷款额度集中在400万~600万之间,在贷款机构的选择方面倾向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所需贷款计划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和改良养殖品种,并急需贷款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在资金的供给方面,养殖场的资金来源仍以自有资金投入为主,为养殖户提供贷款的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银行,并以担保贷款为主要方式。此外,养殖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不足,生猪保险的投保率较低,对其他金融工具如生猪期货等的了解很少但愿意学习。通过对唐山市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河北省生猪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存在的普遍问题,即:在河北省金融业中,对尘猪产业的金融支持最主要的方式仍是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支持和生猪保险,金融支持的途径单一;在银行贷款方面,金融支持模式以农村信用社为主,金融组织结构体系不合理,并且银行贷款业务也存在贷款手续复杂、额度低等问题;在风险转移机制方面,河北省的生猪保险发展滞后,担保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内从会融支持的角度对生猪产业发展的研究很少,针对河北省的相关研究更少。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得出现阶段河北省生猪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不足,不能有效满足生猪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并提出在河北省生猪产业的金融支持对策中,不仅需要政府为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也需要各金融机构按照河北省生猪产业的发展程度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