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在高中生物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温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q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因研究和问题解决教学研究都是近年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生物问题解决教学中进行归因研究不仅符合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和教师的职业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初步探索了归因理论在高中生物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通过自编《高中生生物问题解决归因调查问卷》,对407名高中生生物问题解决归因特点及归因习惯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发现:(1)高中生对生物问题解决的成功期望及成就动机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归因习惯。(2)高中生平时更倾向于将生物问题解决的成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即知识、问题表征、努力、解题策略及态度等。大部分高中生认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题意的理解与否对生物问题解决的影响最大,智力影响最小。(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类型、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高中生在生物问题解决归因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其次,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归因对生物问题解决的影响,对生物问题解决教学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建议:(1)要了解学生生物问题解决的归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2)根据学生的归因特点,完善生物问题解决教学;(3)培养学生良好的归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4)注意教师行为。以便进一步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完善生物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根据高中生生物问题解决的归因特点以及归因指导的方法,初步构想了归因理论在生物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中应用的具体流程,并列举了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说明,这也是本研究最重要的创新之处。本文目前仅是对归因理论在高中生物问题解决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希望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生物教师的广泛关注。
其他文献
本文以矮塔斜拉桥塔梁固结段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FEA有限元软件建立实体局部模型,分析了底板横向预应力效应和顶板、底板、横隔板的受力特性,结果发现,在施工阶段,如一次张拉
数字柔印是柔印生产线的完全自动化,包括印刷和模切,即机器的数字化全自动操作,机器模拟人类的眼和手进行印刷质量的自动控制。我们先来具体分析一下数字印刷和数字柔印:数字印刷过程是从计算机到印刷品的过程,即直接把数字文件/页面转换成印刷品的过程,数字印刷最终影像的形成过程是数字式的,不需要任何中介的模拟过程或载体的介入,数字印刷的印刷内容是100%的可变信息,即使相邻输出的两张印刷品也可以完全不一样,可
玉米拔节到抽雄称玉米的穗期,一般要经历25~30d。从抽雄到成熟称玉米的花粒期,大约经历50d左右。根据玉米生育特点,该阶段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玉米的穗期、粒期管理十
在科技素养、人文素养日显重要的今天,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科技教育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培植与学校文化相互融合的学校科技教育文化,培养学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越加明显。未来的教育不仅是个人终身化的学习过程,也是不断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过程。对于学校而言教育如何更好服务
2016年8月18日下午,顶佳数码新品推介及现场演示会在北京嘉和顶新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和顶新)展示厅举行,现场发布了一款最新的双色双面生产型数码印刷系统,这意味着嘉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