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对烟曲霉菌感染的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其在真菌性角膜炎固有免疫阶段的免疫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随机将准备的健康的6-8周雌性C57BL/6小鼠分为溶剂对照组(A组)与雷帕霉素药物处理组(B组)。其中,A、B两组又各分为角膜损伤对照组与烟曲霉菌感染的真菌性角膜炎组。裂隙灯下拍照观察小鼠角膜感染情况并进行临床评分和统计。分别于感染后0天、12小时、1天、3天后处死小鼠并收集小鼠角膜,通过real time-PCR技术分别检测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LOX-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以及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MIP-2和IFN-γ的表达(6眼/组/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mTOR(Phosphorylated mTOR)、LOX-1、IL-1β和IL-6的表达(6眼/组/次);通过免疫荧光技术验证LOX-1的表达变化。 结果:烟曲霉菌刺激后,C型凝集素受体LOX-1及其下游促炎因子IL-1β,IL-6,MIP-2和IFN-γ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雷帕霉素预处理后,降低了烟曲霉菌感染的小鼠角膜的浑浊及溃疡面积,降低了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评分。mTOR作为雷帕霉素靶蛋白,其磷酸化形式p-mTOR的表达被雷帕霉素抑制。同时,雷帕霉素抑制了受烟曲霉菌刺激升高的LOX-1及其下游促炎因子IL-1β,IL-6,MIP-2和IFN-γ的mRNA表达以及LOX-1,IL-1β,IL-6的蛋白表达。其表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可以明显降低烟曲霉菌感染的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评分。同时,在真菌性角膜炎的固有免疫过程中,雷帕霉素可以通过mTOR/LOX-1信号传导通路调节下游促炎细胞因子,有效抑制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