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农作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c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确农作理论与技术是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数字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GIS技术,以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学为分析手段,确立了田区土壤养分(土壤pH、全氮、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水稻作物长势(SPAD、LAI、SPAD*LAI)和产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定量关系;进一步以作物管理知识模型为智能决策支撑,提出了GIS与模型及GIS与GPS的组件化集成技术,构建和实现了基于田区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和苗情监测差异的精确农作决策支持系统(DSSPF),为精确农作系统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本研究首次在作物长势分析中引入地统计学手段,结合田区土壤养分和产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着重定量描述了作物长势空间变异规律,并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探寻作物长势监测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发现除土壤pH值外的其它土壤特性、作物长势和产量都表现出空间自相关性,达到中等及以上强度;土壤全氮、有机质、SPAD、LAI、SPAD*LAI与产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克里格插值图可很好地描述作物长势和产量的空间变异,空间插值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都说明,采用SPAD*LAI二乘因子较之单个变量能更精确反映作物长势,从而有助于实施产中调控和按需补给。 提出“部件组合”集成模式,并应用于精确农作决策支持系统(DSSPF)的研制。以Visual Basic为开发平台,基于组件开发环境的独立性、软件升级的灵活性、集成开发的便捷性,围绕组件GIS进行系统集成,着重阐述了代码组件及双工程测试在VB平台上的具体实现过程、探讨了GIS与模型及GIS与GPS的耦合技术,集成后的系统克服了使用GIS软件内嵌二次开发语言无法脱离基础GIS软件平台而独立运行的不足,各大组件能单独升级和维护,为精确农作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开发和独立运行提供了组件化技术方案。 首次将知识模型应用于精确农作决策支持,构建了基于GIS、GPS和模型的DSSPF。DSSPF所采用的模型是在解析本实验室已构建的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的基础上,由部分适用精确农作技术的作物管理知识模型模块和基于空间差异分析的新模型整合而成的。知识模型是基于作物与环境的动态关系,通过定量描述作物生育和管理指标的时空规律,从而使DSSPF中的管理决策支持具有解释性和广适性,有效解决了专家系统决策中地域性和经验性较强的这一难题。
其他文献
Vector quantization (VQ) is a very effective way to save bandwidth and storage for speech coding and image coding. Traditional vector quantization methods can b
With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oftwar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networking, social coding represents a new style of software production and creation
本试验对用选取群体温度、产量、株型、叶形、生理性状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品种(系)为种质材料配置的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F_1、F_2的冠层温度、叶功能期、叶绿素含量、蛋白氮含量、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含量、净光合速率、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1) 冷型小麦为亲本和具有不同温度型的种质材料进行杂交后,其后代群体平均温度总的趋势低于暖型小麦为亲本配置的同样的组合。在F_2代中出现低温种质材
Keyword search is an alteative for structured languages in querying graph-structured data. A result to a keyword query is a connected structure covering all or
我国大豆生产每年受虫害的影响非常严重。虫害不仅能导致大豆产量大面积的减产;而且对大豆品质的影响也十分巨大。传统化学防治虫害的方法不仅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与此同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是我国很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虽然中国是最大的油菜生产国,但是在提高油菜产量上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种植油菜的主要产地,由于恶劣环境的影响,该地区经常会发生季节性干旱甚至冻害等自然灾害,造成油菜大面积的减产,因此培育高抗逆的油菜品种,是提高我国油菜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挖掘油菜逆境应答基因,尤其是可以同时应答几种不同逆境胁迫的基因,了解
水稻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如株高、抽穗期等都是表现连续变异的数量性状,它们的性状表现受遗传多基因控制,而且和环境存在一定的互作,控制这些数量性状的基因成为数量性状基因(或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QTL 研究对改善作物农艺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两个籼稻品种中156 和谷梅2 号杂交,构建了由304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
本试验研究了离子束介导大豆DNA转化普通小麦当代转化效果和转化二代遗传特点;采用正交设计,综合考察了影响转化效果的4个因素;并将SDS—PAGE和A—PAGE电泳用于检测所获转化后代的高蛋白质植株。结果表明: 1.单纯的离子注入对不同小麦品种影响不同,对同一品种的各品质性状影响也不同。离子注入对小麦品质性状有所影响,但幅度不大。 2.转化当代(T_1代)小麦各品质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无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