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相变材料因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受到了科学家的青睐,这些领域包括非线性光学开关、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和传感器等。在探索多功能相变材料的道路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已被广泛研究,这主要是由于有机和无机成分丰富,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功能的完美结合。为了寻找更多的相变材料,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小分子卤代胺,并与卤素金属合成了钙钛矿类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本文总共报道了10个和卤素有关的钙钛矿类有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相变材料因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受到了科学家的青睐,这些领域包括非线性光学开关、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和传感器等。在探索多功能相变材料的道路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已被广泛研究,这主要是由于有机和无机成分丰富,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功能的完美结合。为了寻找更多的相变材料,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小分子卤代胺,并与卤素金属合成了钙钛矿类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本文总共报道了10个和卤素有关的钙钛矿类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分别是以四甲基胺衍生物和Pt Cl4为原料合成的[(CH3)3NCH2F]2Pt Cl6(1),[(CH3)3NCH2Cl]2Pt Cl6(2),[(CH3)3NCH2Br]2Pt Cl6(3)和[(CH3)3NCH2I]2Pt Cl6(4)四个钙钛矿类化合物。以手性化合物2-(三氟甲基)吡咯烷和Pb I2为原料合成的[(R)C4H7NH2CF3]2Pb I4(5),[(S)C4H7NH2CF3]2Pb I4(6)和[(Rac)C4H7NH2CF3]2Pb I4(7)三个钙钛矿类化合物。以2-三甲基胺乙基胺和Pb X2(X=Cl,Br,I)为原料合成了[(CH3)3NC2H4NH3]Pb2Cl6(8),[(CH3)3NC2H4NH3]Pb2Br6(9)和[(CH3)3NC2H4NH3]Pb2I6(10)三个钙钛矿类化合物。并对他们的晶体结构,差示扫描分析测量(DSC),介电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DSC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吸热峰和放热峰出现的位置,以及介电测量过程中是否有台阶状的介电异样出现,我们发现这10个化合物都具有可逆相变。其中化合物1到化合物4,随着卤素原子序号的增加,相变温度呈上升的趋势,分别为195/214 K,269 K,317 K,341 K。化合物5到化合物7中,拥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5和化合物6他们的相变温度基本相同,分别为400 K和401 K,而消旋的化合物7的相变温度略低于化合物5和化合物6,相变温度为395 K。化合物8在361和412 K处发生了相变。化合物9和化合物10的相变温度分别为195/256 K和179 K。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然而糖尿病患病人数也持续增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糖尿病经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衰竭,已成为致死率第三高的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主要病因是胰岛素抵抗或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吸收利用降低,体内血糖浓度居高不下。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会加速体内的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进
高强高导铜合金在核心电子器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高速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这对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纳米WC作为强化相粒子添加到铜基复合材料中,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得到混合均匀的复合粉末后,通过真空烧结、感应熔炼、电弧熔炼和热压烧结制备出纳米WC/Cu基复合材料,对比得出最佳工艺。通过XRD、SEM和TEM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组织形貌和结构分析,研究不同
当前,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在对认识和把握药物在体内运转和代谢,揭示临床药物动力学,指导合理用药,从分子水平探明药理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对高效、低毒性新药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几种药物小分子以及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对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和毒性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几种药物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被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背景及意义;研
咔唑衍生物作为一类典型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具有光学稳定性高、易于调控等优点,在有机发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圆偏振发光领域中,有机分子由于具有溶解度好、低毒性、易修饰以及稳定性高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值较高的有机小分子;而且得到一系列新型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化合物,并将其应用在离子识别中。具体研究包括以下两部分:1.以苯甘氨酸和苯丙氨酸为
发光金属有机骨架(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LMOFs)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发光材料。其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都可以提供良好的发光性能,同时金属与有机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又能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发光,使得这种新型材料被广泛认为是比较有潜力的发光材料。其中,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 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
四元及五元硫化物功能纳米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重要多功能性材料,丰富、灵活的组成和结构使其在半导体领域拥有巨大的研究潜力。设计和制备多元硫化物功能纳米材料是材料、物理及化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四元I-III-IV-VI4族尖晶石结构AgInSnS4纳米片和五元I3-II-III-IV-IV6族Cu3NiInSnS6六方纤锌矿结构和立方闪锌矿结构纳米晶半导体由于合成困难而受到有限的关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由于其固有的机械柔韧性、结构可调性和易加工性被称为下一代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理想之选,但是在有效地调节非易失性存储元件、电容器和传感器的相变温度方面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利用“氟代效应”分子设计策略,即使用强电负性的氟原子对苄胺苯环上任意两个等位点的氢原子进行取代,得到四种双氟代胺化合物:2,3-氟苄胺(2,3-DFBA)、2,4-氟苄胺(2,4-DFBA)、2,5-氟苄胺(2
近些年来相变材料的研究十分热门,这与它在光学,电学,磁学等各大领域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质密不可分。铁电材料是一类特殊的相变材料,它不仅是压电材料也是热释电材料,具有非常丰富的性能,在传感器、电容器、信息存储、感应开关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相变材料的作用机制大多数为有序-无序型相变,而冠醚恰好是一种独特的易产生有序-无序型相变的环状化合物,因此常常被选择作为构建分子马达型相变材料的配体,我们由母体化
氮化硅纳米线因其优异的力学和光电性能,在纳米复合材料、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子器件及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已有的几种制备氮化硅纳米线的方法,如碳热还原法、热蒸发法、先驱体热解法、燃烧合成法等方法普遍存在成本较高、产物尺寸难控制的问题。一般硅粉直接高温氮化法可大量生产氮化硅粉体,但其中只会产生少量的氮化硅纳米线。本文尝试以光伏领域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硅片切割废料中回收而来硅锯屑粉为原料,提出一种
异质夹杂问题是夹杂问题当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它在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工程应用中,大多数夹杂物都是异质的和非椭球(圆)的,因此非椭球(圆)异质夹杂问题的研究更具实际意义。然而,由于非椭球(圆)异质夹杂问题在数学处理上的困难,现有的大多数文献都是一些数值解,或者是近似解,少有显式的解析结果。同时对于不均匀本征应变作用下的非椭球(圆)异质夹杂问题,更是少有人问津,不管是解析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