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车升沉补偿装置摇臂机构滑轮接触特性及损伤机理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油气资源需求的日渐增加与陆上油气资源储备的日益减少之间的矛盾越发显著,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海进军已势在必行。天车升沉补偿装置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一种深水油气探勘开发设备,其采用摇臂机构来实现张紧钢丝绳、减少钢丝绳缠绕次数、提高钢丝绳使用寿命的功能。由于钢丝绳与滑轮之间的接触应力以及钢丝绳的拉力在发生周期性变化,滑轮会产生接触疲劳,进而发生疲劳磨损,导致滑轮绳槽表面会出现沟槽并最终扩展成压痕,影响滑轮和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目前,关于升沉补偿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控制策略的改进,对升沉补偿系统关键部位结构安全的研究鲜有报道,而这对于升沉补偿装置的使用寿命乃至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平台的维护检修至关重要。因此本论文开展了天车升沉补偿装置摇臂机构滑轮接触特性及损伤机理研究,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开展了摇臂机构运动学和钢丝绳受力分析。根据钻井平台的运动规律,建立了摇臂机构钢丝绳与滑轮包角的变化模型和摇臂机构运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包角、滑轮速度和角速度变化规律;建立了钢丝绳-滑轮的力学模型,分析了钢丝绳拉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钢丝绳与滑轮Ⅱ(摇杆和连杆铰接处滑轮)的包角变化幅值最大,更容易产生疲劳;当天车运动到最高点时,摇杆和连杆有较大的惯性力并且此时钢丝绳拉力达到最大值,这将加剧滑轮的磨损。(2)开展了钢丝绳与滑轮绳槽表面接触应力分析。建立了钢丝绳微元力学模型,分析了钢丝绳拉力与滑轮包角的关系;再依次建立钢丝绳整股与滑轮、钢丝绳侧股与滑轮、侧股外层钢丝与滑轮的接触模型,计算了不同接触模型下滑轮接触应力,得到了受最大压载点处滑轮Ⅱ与钢丝绳的接触面上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对比分析由三种接触模型计算得到的滑轮绳槽接触应力,并综合考虑计算准确度和计算成本,最终选择了钢丝绳侧股与滑轮的接触模型作为实际计算的适用模型。(3)开展了天车升沉补偿装置摇臂机构仿真分析。建立了天车升沉补偿装置运动学仿真模型,对摇臂机构在海浪升沉作用下的运动进行了求解计算,得到了摇杆、连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变化规律;建立了钢丝绳整股以及钢丝绳侧股与滑轮绳槽的接触仿真模型,对滑轮所受接触应力进行了求解计算,得到了滑轮绳槽上接触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接触点处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当天车位于最高点时,摇杆、连杆的角加速度最大,并且此时接触应力达到最大值,而且还发现,有限元仿真的结果与解析法计算结果极为一致,为下一步滑轮的疲劳循环次数的计算提供了基础。(4)开展了摇臂机构滑轮损伤机理与疲劳寿命研究。根据疲劳磨损理论,分析了滑轮绳槽表面压痕产生的原因是钢丝绳对滑轮绳槽的循环微切削导致的疲劳磨损,进而导致了滑轮损伤;建立了滑轮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估算出最大补偿工况下滑轮的疲劳寿命为184天,并根据滑轮的损伤机理提出了几项减轻滑轮疲劳磨损的措施。
其他文献
年初,沪上十多家地产同行小聚。面对门可罗雀的市场,有人给大家带来了房产电商的话题:现实不行,网上瞧瞧。SOHO中国的老板就在吆喝:电子商务让客户购房更方便,预计未来3-5年所有人
地方政府出台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沿海东部、西南、中部地区出台的装配式建筑政策文件较早且较多,而
[目的]随着终末期肾病(end-stageofrenal disease,ESRD)人群不断扩大,进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人也增多,关于PD患者的预后因素,也是得到了较多研究学者的关注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高管离职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管的离职行为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不仅会造成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还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研究高管离职行为,探
伴随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多,交通事故呈现多发态势,人们越来越关注汽车的被动安全性。目前,汽车正在朝短前悬方向发展,且碰撞安全法规日益严苛,这些因素增加了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的开发难度。为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汽车开发周期也不断缩短,以往于详细设计阶段进行考虑的碰撞安全性不得不提前到概念设计阶段。但概念设计阶段缺乏详细模型,如何在考虑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的同时,兼顾其他性能,得到最佳的车身结构设计方案,仍然
炎炎7月,一场关于“地王频现地市是否回暖”的话题席卷了中国经济界和房地产界。有趣的是,这场争论源于北京的“万柳地王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