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拥有包括休闲在内的诸多基本功能。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状况,直接反映了其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否,决定了城市是否能够得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构建和谐城市。文章通过研究武汉市居民休闲活动的一系列问题,对提升武汉市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将其打造为休闲都市,从而步入“和谐城市”之列具有现实意义。对武汉市居民休闲活动的相关问题研究,主要通过了解、总结国内外关于休闲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第一手数据,从而了解武汉市居民休闲活动的内容、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掌握其休闲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对休闲活动的认知评价,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构建理想的城市休闲体系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运用SPSS16.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武汉市居民从事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工作日以看书读报、室外散步、健身运动、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娱乐、打游戏等为主,周末以室外散步、健身运动、逛街(不以购物为目的)、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娱乐打游戏等为主,从而具有传统型、被动性、消遣型的活动特征。(2)从时间角度分析了武汉市居民从事休闲活动的时间总量及时间结构。其中,工作日居民的休闲时间总量总体为1-2个小时,居民参加休闲活动的时间结构呈由早到晚逐渐增加的趋势,且这种趋势于晚间时段达到高峰;周末居民的休闲时间总量总体为4-6个小时,整体而言时间结构仍呈由早到晚总量增加的趋势,尽管午间出现回落,但下午便出现反弹,增长趋势持续,到晚间时达到高峰。(3)从空间角度分析了武汉市居民从事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其中,工作日居民从事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表现为以自家为中心,社区较为空白,向社区外层空间扩展的单中心圈层休闲空间结构,整体空间指向是向中心集中;周末,表现出以自家、商场超市、广场公园为中心,其他场所大体均匀选择的多中心极核式空间结构。(4)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武汉市居民从事休闲活动的月均花费在101-300元间的比例最大,说明休闲支出比例不高;对休闲场所的看法中,表示比较满意的比例较低,意见主要集中于场所数量少、活动项目单一等方面;从事休闲活动的限制因素主要集中于“时间少”和“空间受限”两个相关问题上;在对休闲活动的认知评价中,超过一半的评价属于中立性质,给以积极评价的不到40%。总体而言,说明了武汉市居民对休闲活动的投入不高、满意度较低、对其价值的认知不够等问题。(5)总结武汉市居民从事休闲活动时面临的“活动内容单调、休闲时间缺乏、社区贡献率低”等主要问题,根据国内外其他城市发展休闲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创新休闲方式、丰富休闲内容;增加休闲时间、尊重休闲权利;结合社区建设、构建休闲空间;推行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构建休闲空间网络体系;正确认识休闲意义,重新评估休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