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中国传统音乐内容之丰富,流传之久远,风格之独特,魅力之隽永,可谓精深厚重。然而,作为世界三大音乐体系之一的中国音乐体系不仅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落后于欧洲音乐,而且在教育实践层面上也远远不能与欧洲音乐体系相抗衡。所谓传统就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不可否认,欧洲音乐体系的确发展完备,体系严密,有着自己独特的实践标准与审美标准。但是,在我们的高校和音乐教育体制中,如果把所有的审美标准和评价体系都套用欧洲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对于我们几千年的传统音乐文化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中国的传统音乐教育,应当是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传统、发展传统的关键环节所在。
本文通过对传统音乐概念的内涵、外延、风格特征、大学音乐教育中所涉及的传统音乐课程、内容、方法以及观念等诸多问题的阐述,通过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生存状况和传统音乐在高等音乐教育中话语权的丧失并被边缘化了的各种原因。同时,本文在对当前大学专业音乐教育体制、体系及课程设置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初步构建了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方策。
本文通过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传统音乐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梳理,对不同学者给予的定义和类别划分进行对比,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风格、历史、形式等特征以及当前大学专业音乐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地位、形式、方法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的主要范围集中在省内有音乐专业教育的各高校),为构建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