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软岩改良土试验及施工工艺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er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建设的武广客运专线途径大量的全风化及强风化泥质板岩、千枚状板岩等软岩地段。如果这些软岩用于路基基床以下部分填筑,则可节省工程投资超亿元,同时减少了弃方,保护了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十分可观。本文基于国内外软岩弃碴作为路基填料问题的研究现状,结合铁道部科技攻关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外试验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室内外试验研究表明:弱风化泥质板岩在压实过程中容易破碎成细颗粒,不宜直接填筑;加入中粗沙进行物理改良,但是填筑后的强度和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物理改良效果不明显。(2)室内外试验表明:开采后的全~强风化的泥质板岩性质不稳定,其最大干密度与软岩级配、风化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并随着填料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最大干密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填筑后的压实度难以确定,本文建议以其他指标去评价压实效果。(3)全~强风化泥质板岩分别掺加石灰与水泥的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明显优于石灰改良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两者改良机理进行进一步探讨。(4)室内试验表明,适当放宽最大粒径的控制,有利于改善填料的级配,使其容易压实,同时降低了填料的空隙率。现场试验也证实,粗颗粒含量的增多,对软岩改良土的强度、水稳性影响并不大,能够满足高速铁路的技术要求。(5)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现有规范中改良土化学分析的方法不适宜于软岩改良土的检验。本文基于室内外试验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化学分析方法并应用于现场检验。
其他文献
对于高速铁路而言,可靠性问题是与经济效益、人身安全等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对高速铁路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是十
学位
现代社会对于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到企业配送,小到百姓“网购”似乎都在要求我们的运输方式能够快速便利的响应市场的需求。铁路作为传统的运输方式不论过去、现在或是将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模拟软件的仿真精度,本文依照列车牵引计算理论为列车构建准确的单质点模型,采用目前性能较优的混合控制策略进行控车,实现对列车运行过程中速度、位置等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但是同时也导致了交通需求的急剧增加。其直接后果就是交通流量迅速
截止2008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03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位,所建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占到90%以上。纵观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及使用现状,虽然里程增长迅猛,但暴露出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系统向高速率、长距离和宽带化的方向发展,光纤色散成为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DCF以及光纤光栅的研制,已经较好地解决了低速率、单通道的光纤通信系统色散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