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于口腔重症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代谢状况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情,将知情同意的口腔重症病人选择40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20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20例);按照病人的个体情况给予热量支持,即按照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出基础需要量后,再通过临床校正因素进行校正后给予,按照每个患者理论需要的热量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和营养支持途径于术后连续支持治疗7天。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第7天测定体质量(kg)、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周径(MA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血糖、肝肾功能,同时记录每日EN、PN的营养治疗费用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病人术后测定的体质量均较术前降低,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TSF和MAC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7天测得的两组病人的ALB值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的血清ALB值无差异性(P>0.05);EN组术后第7天中血清PA的水平较术前没有降低反而升高,PN组术后测得的PA水平与术前相比较明显降低,两组术后PA水平比较,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EN组术后第7天Hb水平与术前比较没有减少,而PN组术后Hb水平较术前有所减少(P<0.05),且两组术后的Hb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和严重的并发症,肠内营养组的每日营养治疗费用较肠外营养组明显要低(P<0.01)。结论:1、对于口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危重病例,EN能够促进患者术后体质量、营养状况的恢复,达到PN同样的效果,甚至更优。2、对于口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病人,术后行EN可以减少高血糖、术后感染、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3、EN的费用低廉,操作简单,风险很低,易于被患者和护理工作人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