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iO2载体混凝去除饮用水中颤藻及可见光催化降解颤藻底泥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Bird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颤藻(Oscillatoria sp.)是一种丝状产毒蓝藻,在水源地水华爆发期间会释放多种藻毒素以及嗅味物质,对饮用水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混凝-沉淀过程是饮用水厂水处理过程中去除藻类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蓝藻细胞表面呈负电荷且具有漂浮性的特点,混凝产生的絮体松散且沉降效果不佳。此外,混凝沉降在底泥中的颤藻细胞能够持续生长并释放藻毒素及其他有害物质,造成二次污染。针对颤藻细胞混凝絮体沉降性能差,底泥中藻细胞生长释放藻毒素等问题,本文以可见光催化剂N-TiO2为载体颗粒,强化饮用水厂常用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混凝工艺对颤藻细胞的去除效率,同时借助底泥中N-TiO2颗粒的可见光催化特性,在可见光的照射条件下高效降解颤藻细胞及其代谢产物,探究颤藻细胞氧化降解响应机制。最后,对比颤藻和铜绿微囊藻探究不同形态的产毒蓝藻混凝和降解效果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TiO2颗粒载体混凝增大了絮体的体积和密度,沉降效率更高。投加5 mg/L的PAFC和75 mg/L的N-TiO2颗粒,能够去除约98.9%的颤藻且上清液N-TiO2颗粒残留量小于1 mg/L。(2)光照强度和N-TiO2的剂量是影响含藻底泥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颤藻底泥的降解效果与光照强度和N-TiO2剂量正相关。混凝阶段投加75 mg/LN-TiO2,在10000 lux的光照条件下,12 h后能够降解底泥中约96.4%的叶绿素-a和94.6%柱胞藻毒素,实现底泥的无害化处理。(3)相比球状的铜绿微囊藻,载体混凝对丝状的颤藻强化混凝效果更加显著,颤藻对光催化氧化过程耐受能力更强,相同的光催化降解条件下,颤藻细胞及其产生的柱胞藻毒素更难被降解,颤藻底泥对于环境的威胁更大。本研究使用N-TiO2作为载体颗粒,将载体混凝工艺结合可见光催化氧化技术,同时实现对颤藻(Oscillatoria sp.)原水的高效净化及混凝底泥的无害化处理,为饮用水厂处理水华期间含藻原水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为了合理地评估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结构静力推覆分析方法(Pushover Analysis,简称PA),采用残余能力(Residual Capacity,简称REC)作为结构抗震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联网成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支撑。但车联网中车辆高速移动的特性,使得行车环境和网络拓扑高度动态的变化。在行驶过程中,车辆频繁地在不同的接入点(AP)间切换导致会话的中断和用户服务体验的下降。因此,如何在大量移动设备接入和频繁切换的情况下,提供具有较低丢包率和切换延迟的高质量网络服务,是车联网中移动性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针对移动性管理机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作为食源性致病菌中的一种,其致病能力极强,被感染者容易形成出血性结肠炎或血性腹泻,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危及生命。STEC广泛分布于生活环境中,在食品制作、加工、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极易感染此菌。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检测与分型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食品安
背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是一种与妊娠相关的潜在威胁妇女生命的恶性疾病。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GTN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对GTN的诊疗通常遵循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制定的指南,其中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就是FIGO预后评分系统,包括8个风险因素,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这些风险因素也产生了一些争议,有必要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验证并寻找其他可能的因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反映滋养细胞持续存
磷对初级生产具有双重阈值作用。基于牡蛎壳粉用于菲律宾蛤仔增殖的实践,认为牡蛎壳粉对沉积物中磷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然而,牡蛎壳粉对沉积物中磷调节的研究极其匮乏。为验证该假说,本研究从磷的赋存形态、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迁移入手,并以牡蛎壳粉调节pH功能、富含有机物及金属阳离子等功能为条件,模拟不同环境下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特性,以及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改变。结果如下:1)牡蛎壳粉对磷的吸
随着我国锡矿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目前的资源状况呈现出贫、细、杂化的特点。其中,细粒锡石的有效回收是一个选矿难题。浮选是回收细粒锡石的重要方法,高效浮选药剂的开发和应用是细粒锡石浮选的关键。本论文在传统锡石浮选活化剂的基础上,研究了自主配制的新型活化剂(代号KT-51)的作用机理及应用。论文对比研究了常用锡石活化剂(CH_3COO)_2Pb、Pb NO_3和新型活化剂KT-51的活化浮选效果。在纯矿
聚乳酸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降解产物无毒性等性能优点而成为组织工程支架制备常用的生物材料之一。聚乳酸微球可作为细胞载体用于组织修复,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优势在于可通过简单的注射方式直接植入病灶部位,避免了复杂的手术治疗,在对复杂形状或微小骨缺损的修复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聚乳酸微球疏水性强,不利于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和生长,生物活性
西安是遭受地裂缝灾害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地裂缝的出现不仅破坏了场地的完整性,也会对场地内的工程建筑造成破坏。目前规范对地裂缝场地实行空间避让原则,而西安地区许多建
蔬菜经过脱水后存储时间长,方便运输,干净卫生,还能使各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流失很小,蔬菜脱水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热风干燥是蔬菜脱水生产中产量大,经济成本低,生产效率最高的加工方法。本文针对的是宁夏石嘴山市某蔬菜加工厂脱水蔬菜设备的改造项目,热风的热源来自由锅炉加热的水蒸气,经过翅片式热交换器经由引风机送入烘箱进行蔬菜的脱水,改造前,热蒸汽靠手动的阀门控制进入热交换器的多少,进入烘箱的风量由人
环境污染产生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目前关于该如何解决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从而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成为社会焦点。因此,分离效率高、工艺过程简单、分离过程无相变、能耗小且不具备二次污染的膜分离技术变成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研究了不同聚合物浓度、淬火温度和聚多巴胺(PDA)包覆的二氧化硅(SiO_2@PDA)共混改性对PVDF薄膜微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