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徽传统建筑艺术形态比较分析——以宏村和乔家大院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历经万载千秋的文化历史进程,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在民居建筑上聚集了丰富经验。从生产落后的原始社会到如今,人们结合地理、气候、水文等条件因地制宜,营造出生活便捷,景色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古民居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它们是不同时代以及不同文化的完美呈现,是古人生活方式和审美意志的“物化”表现。星罗棋布的各式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徽州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两个派别,是中国古建民居的杰出代表。山西与安徽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带有浓厚的民间风格特点的建筑艺术形态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久弥新。这些历史资源为本文的研究方向提供丰富的实物例证,为调研取证提供便捷的条件,其建筑艺术形态之精美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阅读并研究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料,查阅书籍、报刊、县志、网络等获取基本资料。在山西境内选取艺术形态上独具代表性的晋商民居乔家大院实地勘测调查,与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村宏村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晋徽传统建筑艺术形态的研习,从建筑的外在表现形式入手,以艺术形态的角度去研究晋徽两地古建民居的建筑艺术特色,进而对安徽、山西民居的平面布局、建筑构造和建筑细部与装饰等方面的差异做初步探析,并对两地古民居建筑的保护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他文献
为应对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本文以长沙市周边小城镇为研究对象,探索生活性街道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方法。适老化街道与一般街道相比,始终以老年人的需求为重点考虑因素。本论文着
改革开发以来,国家贯彻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直至当今,我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长期对于农村发展的忽视,城乡二元结构日渐明显,各方面问题突出。2003年10月,党在十六
历史街区是见证城市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保留着传统的地方性功能和日常性空间,它承载着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城市风貌的物质体现。节点空间作为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
通过以构成景观的各个要素进行分解叙述的方式以及对人、环境之间知觉结构的上升过程的逐级分析,试图阐明达到“天人合一”的造景境界是可以用理性且易操作的流程来实现的;采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人口增长、粮食危机、消费主义盛行、全球化与粮食垄断、城市化与城市扩张、能源与污染、食品安全等诸多棘手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敲响警钟,使人类不得不思
随着全球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加速,商务办公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愈加凸显,城市里涌现出许多承载新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载体——商务办公建筑,以高层商务办公楼和产
在全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已成为重要的问题。我国山地面积广阔,利用山地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不同的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国内对我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校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大学校园的规模越来越类似于小型的城市,所以校园意象的营造需要从城市意象理论的角度出发,从道路、区域、节点、标志物和边界线这
本文从国内外城市文化特色和地域性的建筑创作着手,探讨西安市大兴新区的新汉风建筑风格形成的方式方法。希望能给西安市大兴新区形成新汉风这一城市区域特色的形成提供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