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恐怖活动的时空演变探析——以尼日利亚“博科圣地”(BH)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ktime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冷战后的短暂和平阶段,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范围日益猖獗和有恃无恐,已成为破坏全球和平安全、影响国际地缘政治和导致国际国内政局恐慌的国际性问题。目前,恐怖主义活动的甚嚣尘上和隐秘复杂与国际社会的被动应对和束手无措,造成了全球社会的恐慌和人类和平发展的挑战。但是,当前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研究,由于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和国家利益的不同,在定义、根源、发展、应对等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许多分歧。因而,恐怖主义地理学是在新的国际背景和形势下所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文通过对尼日利亚恐怖组织博科圣地(BH)的案例研究,从恐怖主义地理学和不同空间尺度的视角梳理了恐怖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扩散,探讨了恐怖活动的时空演变和空间行为模式,并总结了国际恐怖主义全球性的影响和破坏。其中,博科圣地(BH)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恐怖组织结构、空间传播和扩散路径、时空演变模式、恐怖活动模式、景观分布特征、恐怖活动内在动因以及国际国内社会的应对策略,构成了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和问题意识。  研究发现:尼日利亚恐怖组织具有典型的空间扩散特征,攻击目标和攻击方式也存在空间分布上的区别,并且会随着尼日利亚国内政策和组织内部的领导机构的改变而转变攻击地区和攻击目标方式。结合空间行为特征,空间景观和媒体表现等方面,人们知道漏洞和优势,提出了针对其特征的反恐政策。在理论方面,失败国家理论和新帝国主义论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对尼日利亚政权独立造成困扰;文明的冲突论适用于研究博科圣地(BH)的发展和扩散;恐怖主义地理学和空间扩散理论具有自己的局限性。由于在全球恐怖主义网络中博科圣地(BH)关系网复杂,和其他组织互通有无,因此希望对尼日利亚博科圣地(BH)案例研究对世界其他宗教极端主义研究也有一定参考和启示意义,也对我国反恐斗争和对外投资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以及GIS技术的逐步推广,Web已经成为传播地图的理想媒介,成千上万的人通过WWW访问静态的、动态的或用户自定义的地图。WebGIS是GIS与网络的有机结合,它
河流在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水化学地理研究是化学地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乌江流域水文资料》上的河流水质监测数据,分析
森林土壤N贮量通常占整个生态系统的90%以上,但只有土壤N矿化所提供的占土壤全N 1-5%左右的无机N(NH4+-N和NO3--N)才是植物吸收和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形式。本研究采用PVC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