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捉”在上古汉语时期是动词,表“握、持、抓”义。中古汉语时期,由此基本义产生出许多引申义。魏晋南北朝时期,“捉”常用于连动结构的第一动词,表示后面动作的某种方式,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捉”在上古汉语时期是动词,表“握、持、抓”义。中古汉语时期,由此基本义产生出许多引申义。魏晋南北朝时期,“捉”常用于连动结构的第一动词,表示后面动作的某种方式,于是逐渐从动词向介词过渡。隋末唐初,表示工具义和处置义的介词“捉”出现,处置式的“捉”字句也随之产生。“捉”字句在唐代集中出现于反映中原、西北方言的王梵志诗和《敦煌变文集》中的个别篇章;宋代仅出现于带有闽语色彩的《朱子语类》,且用例有限;元代暂朱见到用例;明代吴方言材料和带有吴方言色彩的材料均有用例,尤其是《明清民歌时调集》中的用例数量可观;此后“捉”字句不再见于文献。现代汉语的安徽安庆方言、湖南益阳方言和宁乡偕乐桥话、江苏南通话中保留了“捉”字句的使用。但在有些方言中标记词“捉”发生了变化,如湖南益阳方言中标记词变为“捉哒”,南通话中标记词有时可以变为“捉叨”。“捉”字句最初作为一种中原、西北的方言句式,由北人随王室渡江南下时散播到属于同一古老方言的吴越、南楚、闽北等地,并逐渐与当地方言结合,从而得到了保留和发展。而像楔子一样插入其间的赣语和客家话在分裂吴越、南楚板块的同时,未曾保留“捉”字句的使用。自古深受吴语影响且偏居江海之端的南通话保留了古吴语的某些特点,至今仍有少量使用。“捉”字句因为它的方言特征及在与“把”字句的竞争中遭到淘汰,最终未在通语中出现。
其他文献
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巴西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里,共同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
句法结构是一个有层级的系统。一个复杂的语言片段,可以划分出不同层面上的直接成分。这些直接成分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它们按照一定的亲疏关系组合在一起。语言是形式与
探索分析了我国种子科研机构建设和人才发展、种子科研水平和技术发展、种子品种研发的基本情况,并对我国近9年来主要国审种子品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析;通过11个种子科
“90后”大学生出生与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导致他们容易在就业方面存在着功利化、世俗化、理想化和兴趣化的价值取向,进而影响其顺利就业。马克思撰写的《青年在选择
关于崇高,首先,利奥塔认为其是一种对不可呈现的呈现。崇高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苦痛的愉悦。对人们来说,无法呈现是一种痛苦,所以要试图呈现,即使这是做不到的,但崇高感会
随着医院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科研活动日益增多,随之产生的相关科研资料也越来越多,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管理,让这些科研资料为临床所利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科研
会计舞弊不仅是企业问题,而是发展成了一种社会问题。因舞弊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对利益攸关者如政府、股东、债权人和投资者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企业利益攸关者如
目前国内外有关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在工程设计、施工及事故处理中有着大量的描述和分析,但在静载试验中的应用与研究却乏有论述。而且,桩的几何尺寸与外形、桩周土与桩端土的
亚硝酸盐对腌肉色泽、风味、抗氧化和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可以产生致癌物质N-亚硝胺。目前用具有硝酸盐还原作用的菌株发酵蔬菜汁以产生一定量的亚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讲唱文学。《刘知远诸宫调》是现存三种诸宫调中最古老的一种,是研究金代语言的重要语料。《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一部汉语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