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素养,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战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法治教育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把握和利用好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对于构建学生的法律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由于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实行以来存在着法治教育的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试图从教材内容分析出发,以新角度为初中课堂的法治教育改善提供新思路。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为基点,从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分析法治意识在初中政治新旧教材中体现的差异,教材内容的异同点从容量和分布来详细阐述,从栏目、图表、色彩等方面阐述呈现方式的不同,表达方式上,新教材语言更为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气息和启发性。通过多方面对比凸显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变化,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意识教育,学生也能从简单明了的对比中找到区别之处,抓住法治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新教材的出现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师须研究学科核心素养,把握法治意识内涵,并及时了解法治时政热点,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具体来说,通过各个方面对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教师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法治教学目标;整合教材、挖掘素材,丰富法治教育内容;结合道德、心理教育进行法治教育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学,开展特色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乐趣;教师也要不断在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法治修养,并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法治意识教育,培养起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