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x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中央银行多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信贷供给,以保证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但是2011年以来,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央行又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信贷量。面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研究商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的问题,并在这个问题基础上,比较了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具有代表性省份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异。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对近几年我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所实行的货币政策进行了一个简要介绍,引出本文研究问题的意义,然后简单阐述了国内外已经研究出的成果,并参考相关文献,安排了本文的章节结构。理论基础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等理论,为后文进行实证分析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对山东和青海两省的经济发展和信贷扩张情况的具体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东部和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信贷规模上存在的差距。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采用1978年到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和青海省的信贷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研究分析。基于以上所有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信贷扩张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从青海省和山东省的对比可以初步判断,经济落后地区信贷对经济的贡献率比经济发达地区的小,这一部分是尚待进一步分析验证的,本文没有对它进行进一步研究。这些结论都为更好地实行货币政策提供参考,减少信贷缩减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更好地维持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也说明,货币政策在实施的时候应该考虑区域性因素,能够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东西差距过大等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而且中国金融部门也取得较快的发展。中国金融规模从量上已经很大,然而金融资源配置质量却不尽如意。金融资源错配一直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