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枝裕和是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日本年轻导演的代表人物,也是继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之后,当代日本电影界中为数不多的,在世界三大电影节闪耀的导演之一。可以说,他在日本电影史无数巨匠所奠定的基础上,演绎了当代日本电影的新美学。而是枝裕和独特的空间调度技巧则是其能够获得如此大国际关注的重要元素之一。从1995年处女作《幻之光》到2019年的《真相》,是枝裕和累计创作了14部电影,其中家庭题材占据较大比例且艺术成就较高。家庭伦理影片成为其作品体系的“主线”,是是枝裕和个人化作者风格的高度显现。强烈且稳定的作者电影风格使是枝裕和在创造作品时有意强调影像的逻辑而减少叙事,从而造成叙事的隐身、情绪化的铺成。同时,家庭伦理片对于大量日常生活的聚焦使他基本忽略了戏剧冲突,将创作的重心放置在生活流的构造和聚拢上。削弱依赖于情节推进的戏剧性叙事便意味着时间因素在作品中的降级,相反则是倚重于作品中的细节,强调体量上的感知,注重空间的营造。利用空间构筑影像逻辑进而实现情绪的渲染与生命意识的表达便成为是枝裕和电影美学的重要特征。二十世纪后半叶人文社科领域开启了对于空间问题的探索。随着空间理论的建构与深入,其所提供的知识基础、分析维度和文化语境也成为人文学科重要的理论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学科研究的架构与面貌。空间转向使空间意识和空间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当代美学的研究视野中并逐渐形成空间美学理论体系。空间美学的完善与丰富为我们研究是枝裕和影像空间美学提供了理论资源和思考角度。本文将以是枝裕和九部以家庭伦理为题材的“主线”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景观、家庭居所、都市景象三个方面,对是枝裕和作品影像空间与审美经验表达之间的美学机制及其意蕴进行分析,其目的有二:一是将空间美学与是枝裕和电影相结合,拓展是枝裕和电影研究路径,同时为电影空间美学体系的发展提供更多元的视角;二是更加有针对性地形成对是枝裕和电影美学的认识,从而得到关于国产电影中影像空间美学机制构建的创作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