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的降水估算可以提供全球能源和水循环的重要信息。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降雨产品不仅弥补了台站降水数据的局限性、填补了无资料地区的数据空白,对水文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也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统计学方法分析2003~2015年TRMM 3B42和最新的GPM卫星降水数据在长江流域的适应性;利用1982~2013年NDVI数据分析长江流域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趋势。最后基于生长季累积NDVI和植被降水利用效率RUE数据,分析卫星降水数据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发现:(1)在不同时间尺度上,TRMM卫星产品均有较好的估算能力;校准过的V6、V7产品估算降水较RTV6、RTV7与实际降水更相符。V7表现最好,对长江流域降水估算的偏差主要分布在-10%~10%。V7的估算精度总体优于GPM,但在寒冷的1月、12月,GPM表现相对3B42 V7更好。(2)TRMM降水数据精度与季风密切相关,在东亚季风期拟合度较好,而在西南季风期,拟合效果较差,以V7为例,在东亚季风期V7相关系数范围为0.39~0.90,而在西南季风期,V7相关系数范围为0.27~0.89。TRMM降水精度同样受到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江源区偏差较大。(3)从空间分布来说,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植被覆盖情况良好。长江流域多年年均NDVI值为0.558,其中NDVI值大于0.6的比例达45.69%,而NDVI值低于0.2的地区仅占总面积的3.24%,主要分布在长江源区。(4)从长江流域植被年际变化来看,32年来长江流域NDVI呈现极显著增长趋势,增速为0.98%/10a。长江上游、中下游的植被覆盖都呈增加趋势。其中,中下游植被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且增加幅度较大(1.3%/10a);上游植被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幅度相对较小(0.75%/10a);春季NDVI上升趋势最明显,NDVI的增速为2%/l0a,冬季上升趋势最弱,增速为0.1%/10a。(5)V7估算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RUE空间分布格局和年际变化趋势整体和实测数据极为接近,但是RTV7则存在部分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误差,特别是在雨量异常的年份偏差较大。总体来说,V7的模拟与实测接近,可用于年尺度RUE的估算应用。本文评价了TRMM和GPM卫星数据在长江流域的估算精度,并结合生长季累积NDVI对长江流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RUE模拟,分析TRMM卫星降水数据在长江流域的实际应用效果。这不仅为评价TRMM卫星降水数据在大流域的应用精度、为其它地区特别是观测站点稀少或者无资料地区的降雨分析提供理论支持,也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