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正式建成。2013年,李克强在第16次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上指出,中方建议尽快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推动双方在货物贸易等领域采取更多开放举措,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本文回顾了CAFTA发展的巨大成果并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CAFTA的实施对于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的效应,并且对CAFTA升级提出了一些方向和政策建议。 首先在引言部分,本文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史,CAFTA肇始于中国和东盟间的对话,而后历经风雨,于2010年正式建立。在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发展至今,双方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CAFTA签订的时间比较早,已经难以满足双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新要求,这就需要双方升级目前的一些协定,这就是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CAFTA升级版的背景。本文接着回顾了关于打造CAFTA升级版的一些文献,学者们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打造CAFTA升级版的路径规则。这些意见很多富有建设性。在第二部分,本文首先着眼于目前的自贸区发展情况,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双方的贸易情况,并在其后用实证数据结合引力模型分析了自贸区的建成是否对于我国与东盟的贸易量有显著的提升。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的是现在CAFTA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和投资协议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反映在了一些实例之中。最后一部分则是本文提出的一些对于目前问题的改进措施与看法,从几个主要方面给出了CAFTA升级的方向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