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变革加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各国的应急管理工作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在先后经历了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特大地震等后,政府从不同层面总结我国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和问题,初步建立起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在各类突发事件中,不仅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有损失,而且心理也会受到创伤。然而,我国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视还不够。 海关作为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进出口监督管理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也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主体。随着海关监管任务的不断加重,各类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加。如近年来先后发生的民众对 IPAD征税事件的舆论、进口奶粉事件、达芬奇家具事件及行邮旅检现场的暴力抗法事件等等,这些突发事件不仅对海关正常监管秩序造成影响,对管理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而且对作为执法主体的海关关员,心理上也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干预,就会形成永久创伤。当前,我国海关已有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指挥、预警、处置、保障、监督管理等等,但对于关员心理危机干预,目前虽已引起关注,但尚未有专门的研究,也未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因此,本文通过对海关应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阐述关员在应急管理中面临的心理危机,分析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以期引起各方对海关关员心理健康的关注,并积极寻求对海关关员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有效对策,探讨建立海关应急管理中对关员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