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21世纪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预计到2015年末全国总人口数达到14亿,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多,冠心病患者在老年人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已成为临床心血管病治疗的重点。对老年冠心病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进行研究,能够对其病情的早期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分析老年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
实验方法:
收集2010年9月~2012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93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105例,另选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组)198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107例。观察2组血浆BNP、血清肌酐、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右室内径、二尖瓣流速峰值(A)、二尖瓣流速峰值(E)、E/A、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比较了2组BNP水平及其与心脏结构、功能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实验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年龄、收缩压、血糖、BNP水平、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及舒张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P<0.01)。女性血脂高于男性,血尿酸、肌酐低于男性(P<0.05,P<0.01),左心室内径(LV)、二尖瓣流速峰值(E)、二尖瓣流速峰值(A)与男均性存在明显差异。在纠正相关干扰因素后,BNP水平与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内径(RV)、二尖瓣流速峰值(E)、二尖瓣流速峰值(A)、E/A、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等存在相关性。女性冠心病组BNP水平与二尖瓣流速峰值(E)、二尖瓣流速峰值(A)、E/A、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较非冠心病组更密切。
结论:
在老年女性患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老年女性患者中,BNP水平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有着更强的相关性,测定血浆BNP可为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预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