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植物纤维的循环利用率有利于缓解造纸工业原料短缺及污染严重等问题。但植物纤维在循环回用过程中品质及白度会降低,严重制约产品向高档次、高质量、多色彩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进一步对纤维回用漂白技术进行研究。H2O2漂白是制浆造纸工业漂白技术的发展趋势,但H2O2漂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H2O2漂白的效率。本论文针对H2O2漂白存在的问题,采用新型绿色螯合剂亚氨基二琥珀酸(IDS)及漆酶/甘氨酸体系(Lac/Gly)对纸浆进行预处理,以提升纸浆过氧化氢漂白性能。首先,对IDS预处理提升旧瓦楞箱纸板(OCC)H2O2漂白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主要从螯合段pH、IDS用量、螯合处理时间、螯合温度等几个方面研究了IDS预处理对OCC浆H2O2漂白效果的影响。在本实验获得的IDS预处理工艺条件下,IDS预处理的H2O2漂白浆光学性能与传统螯合剂与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相当,且不会损害纸浆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红外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对IDS提升H2O2漂白性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IDS对过渡金属离子有良好的螯合能力,对碱土金属离子的保留效果较好,且IDS预处理可降低漂白浆的木质素相对含量。其次,对H2O2漂白回用桉木浆和回用蔗渣浆IDS螯合处理段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正交试验,分别得出了IDS作为回用桉木浆、回用蔗渣浆H2O2漂白预处理段螯合剂的最佳使用条件为:回用桉木浆:温度60℃,时间50min,IDS用量0.3%,浆浓5%;回用蔗渣浆:IDS用量0.8%,时间60min,温度70℃,浆浓5%。在本实验获得的IDS工艺条件下,与EDTA的对比实验发现,IDS可以替代传统螯合剂EDTA用于木浆及非木材浆料的H2O2漂白,且IDS具有环保优势。再次,对漆酶/甘氨酸体系(Lac/Gly)预处理提升OCC过氧化氢漂白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漆酶体系、漆酶/介体体系(LMS)和漆酶/氨基酸体系预处理OCC漂白废液性能、漂白浆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发现Lac/Gly预处理OCC浆具有优于LMS预处理的漂白性能,与对照组相比,Lac/Gly预处理漂白浆白度提高了18.88%,亮度提高了5.76%,抗张指数提高了32.75%,耐破指数提高了20.67%,漂白效率提高了49.6%。并探究Lac/Gly预处理OCC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漆酶用量10U/g,甘氨酸用量0.5%,预处理时间60min,预处理温度25℃,浆浓3%,pH=5。在此条件下,与对照浆相比,Lac/Gly预处理纸浆白度、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分别提高19.03%、32.47%和21.48%。最后,采用纤维质量分析(FQ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顶空气相色谱(HGC)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Lac/Gly预处理提升OCC漂白性能的机理进行研究。FQA分析表明,Lac/Gly体系处理可增加纤维重均长度、粗度、卷曲指数及细小纤维含量。FTIR分析表明,Lac/Gly处理可降解浆料中的木质素及戊聚糖,减少发色基团,提高成纸白度。XRD分析表明,Lac/Gly处理可降低纤维结晶度,从而提高漂白效率。HGC分析表明,Lac/Gly处理可增加纸浆羧基含量,改善纸张成纸性能。AFM分析表明,Lac/Gly处理可减少纸浆纤维表面上的木素和提取物,提升漂白效率及成纸强度。